期刊文献+

唯物史观对民国学术的影响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国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融合创新的时期,社会转型、西学东渐与学术创新是其显著表现。在影响民国学术的诸种方法中,唯物史观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民国学术领域异军突起,一枝独秀。唯物史观深刻地影响着这一时期的中国学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学术范式的确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 薛其林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3,共6页 Studies on Marx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孙中山全集》第5卷[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1,188,401,566,148,148页.
  • 2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载《古史辨: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4页.
  • 3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载《胡适精品集》第1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356页.
  • 4顾颉刚.《序》,载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0页.
  • 6张岱年.冯著《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和读法[J].出版周刊,1935,04:126-126.
  • 7王学典.现代学术史上的唯物史观——论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4(11):11-1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9

  • 1陈峰.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学术思想的唯物史观取向[J].史学月刊,2003(1):81-86. 被引量:5
  • 2胡适.四论问题与主义[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3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J].燕京社会科学,1949,2.
  • 4耿云志.胡适年谱[A].胡适研究论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 5顾颉刚.序[A].罗根泽.古史辨:第四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6张岱年.冯著《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和读法[J].出版周刊,1935,04:126-126.
  • 7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A].古史辨:第七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8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9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1037

同被引文献129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