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及其抗源鉴定、抗性遗传研究现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几年我国玉米生产上发现的一种新的重要病害。本文系统综述了该病的危害、病原、发生与流行、防治措施、抗源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进展,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要加强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源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为抗病育种和种质改良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
左淑珍
刘运华
李春辉
机构地区
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
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农业处
黑龙江友谊农场八分场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5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弯孢茵叶斑病
抗源
抗性遗传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1
梅丽艳,郭梅,李志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与症状的初步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3):5-7.
被引量:14
2
甘贤友,周国顺,袁桂荣,张定法.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1995,21(5):24-25.
被引量:46
3
戴法超,高卫东,吴仁杰,金晓华.
一种值得注意的玉米病害——弯孢菌叶斑病[J]
.植物病理学报,1995,25(4):330-330.
被引量:34
4
赵来顺,田学军,李玉琴,张志铭.
玉米黄斑病研究Ⅰ·病原菌鉴定[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2):43-45.
被引量:31
5
徐德坤,王琪,殷秀东,刘向元,杜国锋.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调查初报[J]
.山东农业科学,1995,27(6):38-38.
被引量:9
6
吕国忠,陈捷,白金铠,王翠苹.
我国玉米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J]
.植物保护,1997,23(4):20-21.
被引量:100
7
刘玉瑛,石洁,邵艳军.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接种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9,14(S1):96-100.
被引量:3
8
戴法超,高卫东,王晓鸣,吴仁杰,金晓华.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初步研究简报[J]
.植物保护,1996,22(4):36-37.
被引量:39
9
石洁,刘玉瑛,刘爱国,王连生.
河北省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发生调查[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1(2):94-94.
被引量:15
10
黎裕,戴法超,景蕊莲,王天宇,杜金友,贾继增.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QTL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221-122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戴法超,高卫东,吴仁杰,金晓华.
玉米新病害──弯孢菌叶斑病[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5,15(2):32-32.
被引量:4
2
赵来顺,田学军,李玉琴,张志铭.
玉米黄斑病研究Ⅰ·病原菌鉴定[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2):43-45.
被引量:31
3
赵来顺,田学军,孔宪君,张义奇,王江柱,李玉琴.
玉米黄斑病研究Ⅱ.症状类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4):36-38.
被引量:12
4
徐德坤,王琪,殷秀东,刘向元,杜国锋.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调查初报[J]
.山东农业科学,1995,27(6):38-38.
被引量:9
5
甘贤友,周国顺,袁桂荣,张定法.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1995,21(5):24-25.
被引量:46
6
戴法超,高卫东,吴仁杰,金晓华.
一种值得注意的玉米病害——弯孢菌叶斑病[J]
.植物病理学报,1995,25(4):330-330.
被引量:34
7
戴法超,高卫东,王晓鸣,吴仁杰,金晓华.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初步研究简报[J]
.植物保护,1996,22(4):36-37.
被引量:39
8
吕国忠,刘志恒,何富刚,赵琦,刘万仁,宋亚坤,何景顺,姜明忠,赵华忱.
辽宁省爆发一种新病害-玉米弯孢菌叶斑病[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1):75-76.
被引量:31
9
赵来顺.玉米黄斑病在河北的发生[J].植物病理学报,1995,25(4):360-360.
10
蒋志良.-[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8,18(5):53-54.
共引文献
238
1
车卓,王春明,周天旺,郭成.
89份甘肃区试鲜食玉米对丝孢堆黑粉菌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4):118-122.
被引量:2
2
刘飞,叶华智.
四川省玉米弯孢菌对玉米的致病性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z1):34-38.
被引量:2
3
姜军.
南繁玉米的病虫危害及防治对策[J]
.玉米科学,2004,12(z1):106-107.
被引量:4
4
程亮,郭青云.
野燕麦3号致病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6):19-24.
5
周舒扬,杨洪一,赵敏,梅丽艳.
黑龙江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产细胞壁降解酶和漆酶活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5):126-130.
被引量:9
6
张欣芳,苏前富,宋淑云,杜俊岐,刘影,张伟,李红,晋齐鸣.
东北地区玉米弯孢菌的致病性分化与RAPD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6):122-126.
被引量:6
7
张婷,孙晓东,吕国忠.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穗腐镰孢菌的种类及其分离频率[J]
.菌物研究,2011,9(1):9-14.
被引量:23
8
李富华,叶华智,王玉涛,熊绵平.
玉米弯孢叶斑病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4,12(2):97-101.
被引量:22
9
刘运华,左淑珍,许崇香,王红霞.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2004(5):39-41.
被引量:5
10
朱云枝,强胜.
马唐生防真菌弯孢霉(Curvularia sp.)菌株QZ-200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3,33(6):524-529.
被引量:11
1
鄂文弟,王振华,张立国,张林,王霞,孙广权.
玉米瘤黑粉病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6,14(1):153-157.
被引量:32
2
王振华,姜艳喜,王立丰,金益,李新海,石宏良.
玉米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2,10(4):61-64.
被引量:87
3
刘运华,左淑珍,许崇香,王红霞.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2004(5):39-41.
被引量:5
4
王惠哲,李淑菊,管炜.
黄瓜褐斑病抗源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J]
.中国瓜菜,2010,23(1):24-25.
被引量:10
5
马淑梅.
大豆种质资源对灰斑病抗性评价和广谱抗源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260-264.
被引量:6
6
宋伟彬,董华芳,陈威,代小冬,刘春元,李晶晶,吴建宇.
玉米穗粒腐病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4):368-376.
被引量:23
7
赵凯铭,华荣,周轩正.
小麦赤霉病抗源鉴定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4):6259-6261.
被引量:5
8
王建设,唐晓伟,孟淑春,宋曙辉,陈贵林,孙振英,李梅.
甜瓜白粉病抗源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2,17(3):124-128.
被引量:24
9
崔章林,盖钧镒.
南京地区大豆叶食性害虫重要种类分析与抗源鉴定(摘要)[J]
.大豆通报,1996(1):11-11.
被引量:3
10
李富华,吴炯波,王玉涛.
玉米灰斑病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
.玉米科学,2005,13(3):117-121.
被引量:23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