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52,共4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48
-
1张莉娟,王宜鹏.个人知识观及其对高校教师专业培训工作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S1):45-47. 被引量:2
-
2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9):73-78. 被引量:116
-
3袁晓明.传统高校师资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其转型的理论依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3):65-69. 被引量:3
-
4赵正兵.对完善高校师资培训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163-165. 被引量:14
-
5王卓,杨建云.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诠释[J].教育科学,2004,20(5):51-53. 被引量:81
-
6邱鸣,芮国强.激励机制设计原则:基于对高校教师人性假设新认识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6):103-106. 被引量:12
-
7刘宁.高等学校推行职务聘用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5(2):91-93. 被引量:8
-
8肖静芬,吴伦敦.教师专业化发展与高校教师培训[J].继续教育,2005,19(3):40-41. 被引量:6
-
9王工厂.学校规章制度在人事争议中适用的法理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2):32-34. 被引量:5
-
10雷体翠,李文华.论高校人才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119-12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刘慧珍,洪成文.高校教师发展:教师需求与政策支持——基于实证调查的政策适切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63-67. 被引量:19
-
2王瀛.从资源配置视角看高校教师竞争与流动的互动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6):74-76. 被引量:5
-
3程彦楠,郑卫东,李杲,孙涛.地方特色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修正与创新——基于上海海洋大学网上考核评价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8):29-32. 被引量:2
-
4郑新莺.论高校和谐人事管理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3):19-22. 被引量:1
-
5杨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管理心理学探析[J].考试周刊,2009(29):128-129.
-
6张涛.关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5):56-57. 被引量:13
-
7苏晓凤,黄明.基于人本理念的电大教师绩效考核设计[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12-15.
-
8解小娟.教师心理契约管理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6):29-30. 被引量:1
-
9张爱中.关于高校教师工作量考核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4):68-69. 被引量:10
-
10李杲,郑卫东.总报酬模型视野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要素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8):73-75. 被引量:6
-
1肖鸿雁.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8):56-58. 被引量:10
-
2黄攀攀,刘松林,张小艳,林飞.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机制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4):376-377. 被引量:1
-
3何土荣.关于推行全员聘任制的若干思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6):52-54. 被引量:3
-
4许军林.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S2):90-91. 被引量:2
-
5李键,梁旭,李旭锋.科学设岗 合理分配 完善制度[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7(4):31-36. 被引量:1
-
6职称评聘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1999(4):26-26. 被引量:1
-
7缪群道.如何做好高校内部职称评聘工作[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17(2):70-71. 被引量:2
-
8汪建华.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5):18-22. 被引量:22
-
9丁艮平,陈发美.高校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3(2):54-57.
-
10董漫雪.科学设岗是高校管理岗位聘任制的核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2):86-8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