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田耳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叙事的作家。童年是他重要的创作元素,也是精神分析学派极为重视的分析对象。本文分别运用弗洛伊德、卡伦.霍妮、拉康的理论,对田耳三篇有关童年的小说进行了精神分析解读,试图探求作者对人生命存在的沉潜思考。在《独舞的男孩》中,通过少女姚姿童年创伤性记忆的疗救试图弥补个体与时代的冲突,个体内心的冲突;在《夏天糖》中,通过童年小女孩和成年沦落风尘的兰兰的截然差异来表达人内心"理想我"与"真实我"的彻底分裂;在《坐躺椅的男人》中,通过小丁童年期与成年期的成长变异,证明自我最终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存在,表达作者对他者化的主体的绝望。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28-331,共4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