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事件·文本·解读--以民国时期“双烈女事件”为中心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1916年发生在天津的双烈女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刊、碑刻、诗词的解读,剖析双烈女事件在民国时期天津乃至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反响,重新探讨该事件在历史演进中呈现的意义。通过文本解读,力图揭示不同文本作者在书写中所体现的不同社会身份,探讨作者、人物及事件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审视民国初年普通女性的地位及文本背后所隐含的特定的性别意涵。
作者 侯杰 陈晓曦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华北社会性别史研究”(06BZS038)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1

  • 1鲁迅.《我之节烈观》[J].新青年,1954,5:93-93.
  • 2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9页.
  • 3盛宁.《人文因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第169页.
  • 4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政治无意识》.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 5高彤阶.《南皮张氏两烈女事略》.1918年9月8日天津,《社会教育星期报》.第2页.
  • 6徐世昌.《南皮张氏两烈女碑》..《天津文史丛刊》第3册.天津市文史馆,1984年版.第151页.
  • 7张愿.《张氏二烈女事略》.1917年3月25日天津,《社会教育星期报》.第1页.
  • 8徐世昌.《南皮张氏两烈女》.《大清畿辅先哲传·列女传》卷5."贞烈传"下.民国天津徐氏刻本,第30页.
  • 9张曾敭.《南皮张氏二烈女碑记》.民国《南皮县志》卷12."故宝志(上)·金石".1933年铅印版.第64页.
  • 10《烈女出殡改期》.1916年5月8日天津,《大公报》.第6页.

同被引文献30

  • 1侯杰.报纸媒体与女性都市文化的呈现——对《大公报》副刊《家庭与妇女》的解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48. 被引量:8
  • 2Barthes, R. (1980). From Work to Text, in Josv' e V. Harari (ed.).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9.
  • 3林·亨特.导论--历史、文化与文本[A].林·亨特编.新文化史[C].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 4夏春祥.文本分析与传播研究[A].新闻学研究:第54集[C].台北:政治大学新闻系,1997.
  • 5游鉴明.导言[A].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5期[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
  • 6罗久蓉.历史叙事与文学再现:从一个女间谍之死看近代中国的性别与国族论述[A].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1期[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 7罗歇·夏尔提埃.文本、印刷术、解读[A].林·亨特.新文化史[C].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 8侯杰 王小蕾.新女性之死--李超研究.燕赵文化,2008,(1).
  • 9胡适.李超传[N].晨报,1919-12-01.
  • 10蔡元培.李超女士追悼会演说词[N].晨报,1919-12-1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