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信息传播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信息传播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的优势,但又带来了网络媒体良莠不齐、传播内容污染严重、信息鸿沟依然明显、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等负面影响。要认真分析网络信息传播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
牛培源
邱均平
苏金燕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5,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
和谐社会
负面影响
对策
分类号
G250.7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7
1
金镇,张继兰.
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J]
.现代情报,2006,26(7):60-62.
被引量:16
2
谢新州.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公安部.公安机关打击利用互联网违法犯罪活动典型案例公布.http://www.mps.gov.cn/cenweb/brjlCenweb/jsp/eommon/article.jsp?infoid:ABC00000000000038514&category=700725004.
4
阎晓宏.2007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http://www.gov.cn/wszb/zhibo195/index.htm.
5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2007年第三次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报告..http://www.anti-spam.cn/More Article_sy.php?ClassID=1003,,..
6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美国络安全公司称:2007年全球电子邮件95%是“垃圾”..http://www.anti-spam.cn/Show Article.php?id=7405,,..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
公安部.公安部等13个部委组织开展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http://www.mps.gov.cn/cenweb/brjl Cenweb/jsp/hot/top.jsp?infoid=ABC00000000000041287.
9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2007年第三次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报告单项分析(二十六).http://www.anti-spam.cn/Show Article.php?id=7456.
10
中国扫黄打非网.“扫黄打非”简报2007年第066期.http://www.shdf.gov.cn/newshtmt.html?id=26705&newsType=9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贺芳,唐魁玉.
民主与法制:网络化政治生活的两个维度[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8-51.
被引量:4
2
李明华.
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J]
.学术研究,2004(11):5-9.
被引量:33
3
周静.中国网络政治传播优势的建构:特点、体现及策略[EB].http:∥www.cmcrc.com.cn/gb/
4
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5-02-21.
5
何盈.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勃兴的契机[EB].http:∥cyber.swnu.edu.cn/zwyjw/news/pop_index.asp? n_id = 690.
6
刘君.网络言论:互动式民主与规范管理[EB].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_ view.jsp? id = 1644.
7
文心.网络时代的政治学[EB].http:∥www.pcworld.com.cn/2000/back_issues/2015/1535.asp.
共引文献
15
1
张继兰,金镇.
Web2.0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5):78-81.
被引量:7
2
黄立坚.
虚拟世界 现实和谐——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路径探幽[J]
.消费导刊,2008,0(13):237-238.
被引量:1
3
金镇,刘瑞华.
网络和谐社会构建[J]
.理论界,2007(3):21-22.
被引量:2
4
李长健,禹慧.
和谐网络社会中技术、诚信和法治的良性互动[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3):8-11.
5
李长健,禹慧.
和谐网络社会中技术、诚信和法治的良性互动[J]
.唯实,2007(12):35-38.
6
张玖笑,杨杰.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网络社会构建[J]
.科技与经济,2008,21(2):59-61.
7
郑爱龙.
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伦理学思考[J]
.科学社会主义,2009(3):82-84.
被引量:3
8
李丛伟.
网络信息传播对和谐金华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其策略研究[J]
.科技信息,2009(34).
9
刘芳,向玥悦.
网络社会中诚信问题的本质及其治理[J]
.学理论,2011(11):120-121.
被引量:1
10
孙莹.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政府对策研究——以网络社会管理的视角[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11):30-3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郝二虎,陈小萍.
电子商务领域犯罪及其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2):175-176.
被引量:4
2
宫路.
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侦查研究[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30-33.
被引量:4
3
傅铅生,陆志红.
基于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新特征之相应策略研究[J]
.商业研究,2004(23):160-163.
被引量:5
4
梁西.
国际困境: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从日、德、印、巴争当常任理事国说起[J]
.法学评论,2005,23(1):3-8.
被引量:22
5
郑坚.
中国网络新闻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问题[J]
.求索,2005(12):159-161.
被引量:4
6
卢静.
网络广告污染及其治理[J]
.商业研究,2006(5):207-210.
被引量:1
7
张康之,程倩.
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服务行政——现实诉求、理论定位及研究取向[J]
.学习论坛,2006,22(5):44-47.
被引量:21
8
金镇,张继兰.
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J]
.现代情报,2006,26(7):60-62.
被引量:16
9
戚攻.
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109-114.
被引量:23
10
朱爱菊.
网络信息生态中Web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分析[J]
.图书与情报,2006(6):41-4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唐小松,黄忠.
中国网络外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国际问题研究,2009(4):7-11.
被引量:8
2
李国栋,梁平.
信息网络时代我国社会和谐治理问题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27-32.
被引量:4
3
李丛伟.
网络信息传播对和谐金华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其策略研究[J]
.科技信息,2009(34).
4
陈扬.
网络外交:国际力量互动与较量的新界面[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4):132-136.
被引量:3
5
张建国.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防治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10):58-59.
被引量:1
6
盘冠荣.
电子商务领域网络犯罪的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4(21):58-59.
被引量:1
7
刘奇付,马宏恩.
网络环境下不良行为防治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2,18(9X):6232-623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杜晓萌.
探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外交的影响[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2):325-326.
被引量:1
2
付玉辉.
聚焦移动、融合、监管主题的新媒体研究——200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10,32(1):16-21.
被引量:6
3
黄日涵.
谷歌事件与网络外交刍议[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6):76-82.
被引量:2
4
胡圣方.
国内网络群体性事件理论研究述评[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33-36.
被引量:15
5
郭亚军,常金玲.
网络信息传播治理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1):120-122.
被引量:2
6
姜珍,于俭.
信息网络对社会舆论引导的探究[J]
.时代经贸,2012,10(8):23-24.
7
白续辉.
中国网络外交研究述评(2000-2011)[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23(4):67-72.
被引量:1
8
丛培影.
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及对中国的启示[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23(4):76-79.
被引量:4
9
林逢春.
试析西方公共外交的实施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69-75.
被引量:3
10
谢婉若,邹姝玉.
2010-2013年社交媒体研究热点解析[J]
.新闻知识,2014(4):3-5.
被引量:3
1
本期导读[J]
.新闻爱好者,2013(4):1-1.
2
张静.
《人民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研究[J]
.新闻世界,2016(1):91-94.
3
乔木.
污染围城 何去何从[J]
.民主与法制,2015,0(11):53-53.
4
贺道德.
打的是“鱼”而不是“渔”[J]
.语文月刊,2011(10):66-66.
5
薛晖.
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负面效果及其治理研究[J]
.科技传播,2015,7(7):107-108.
被引量:1
6
宁英明.
民生呼唤科技 致富更需良知[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2X):117-117.
7
朱云龙.
网民对信息的“把关”[J]
.网络传播,2006(5):40-41.
被引量:6
8
成凤明.
当前我国文学期刊现状分析[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6):113-115.
9
文汇报.
收视率“伪高”超过开机率[J]
.声屏世界,2014(3):70-70.
10
医生告诉你雾霾天戴什么口罩[J]
.方圆,2014(5):64-65.
山东社会科学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