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启示与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56-58,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9
-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76
-
2罗宗强.古文论研究杂识[J].文艺研究,1999(3):111-121. 被引量:61
-
3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0(3):5-14. 被引量:102
-
4《蒙童诗训》,见郭绍虞编.《宋诗话辑佚》卷下.
-
5慧洪.《林间录》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1套第4册,第299页.
-
6《四部丛刊》影旧钞本《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江西诗派》引.
-
7《文章活法》,《萤雪丛说》卷1,丛书集成本.
-
8《不真空论》,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6页.
-
9《画筌》,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809页.
共引文献591
-
1李清良,王壮壮.文明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问题探析[J].周易研究,2022(6):96-99.
-
2江飞.童庆炳与中华古代文论研究[J].中外文论,2018(1):99-110. 被引量:1
-
3黄宗喜,姚欣雨.世界文明史的新叙述与新策略[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3):183-192.
-
4高玉,陈绍鹏.论王国维文学批评的过渡性[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3):41-52.
-
5时光.史与思:中国文论“失语症”考论[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2):380-396.
-
6曾艳兵.比较文学的前沿问题与“学术川军”的全球视野[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1-11.
-
7高玉.文论“话语”理论评析[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2(3):207-213.
-
8曹顺庆,董智元.世界文学的起源与文明互鉴的意义[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2):1-28. 被引量:2
-
9翟鹿.再论变异学几个基础问题——答程培英博士的质疑[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3):364-380.
-
10刘骥翔.中国人文学科话语构建及与西方话语的对话之路——以曹顺庆、张佩瑶和葛兆光相关学说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3):298-307.
-
1冯海鹏.父子悲情[J].民间文学(故事),2011,0(5):18-20.
-
2刘虔.依伴着历史的启示,我们携手前行[J].散文诗世界,2007,0(12):20-20.
-
3白少玉.《讲话》:美学和历史的启示[J].荆州师专学报,1992,15(3):5-11.
-
4编者的话[J].诗探索,2007(4):8-8.
-
5林阳华.论《锦瑟》的“悲情”及艺术表现[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8):27-29.
-
6张毅.罗宗强先生的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J].阴山学刊,2002,15(4):5-8. 被引量:2
-
7名家风采——罗宗强[J].古典文学知识,2010(6).
-
8余光玉.例谈盛唐诗歌的风骨[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1):104-104.
-
9贺小敏.悲悯的情怀 淡淡的忧伤——论罗宗强先生的古代文学思想史书写[J].学理论,2012(14):191-194.
-
10黎爱群.架起研究桥梁 开辟学术新领域——从《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看罗宗强的研究方法[J].黑龙江史志,2009(9X):8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