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非农化: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6,共2页
Thinking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02JAZJD840015)的阶段性成果
二级参考文献4
-
1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
3卢荣善.《经济发展论》.中国科技出版社,2004年.
-
4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载《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3).
共引文献27
-
1秦宏,李嘉晓.沿海城郊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基于城阳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54. 被引量:1
-
2余显才.“三农”问题研究观点述评[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1(1):71-76.
-
3秦宏,郑少锋,高强.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沿海城郊农村非农化与城镇化模式探讨——以青岛市城阳区城阳村和董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9-23. 被引量:4
-
4狄强,张章.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县城经济[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4-66. 被引量:1
-
5司武飞,陈莉,朱天明.论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生态化范式选择[J].特区经济,2006(7):191-193.
-
6卢荣善.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转换[J].经济学家,2006(6):64-71. 被引量:48
-
7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76-6377. 被引量:9
-
8戴家龙.建设新农村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从梁漱溟“乡村为本”思想谈起[J].经济问题探索,2007(7):29-33.
-
9戴家龙.以农村为本建设新农村——从梁漱溟以“乡村为本”的思想谈起[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4):123-126.
-
10徐建蓉.发展县域经济中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思考——基于钻石理论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30(5):40-43. 被引量:3
-
1商春荣.试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2(1):28-35. 被引量:1
-
2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1(6):46-50. 被引量:29
-
3王晓丽.浅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8):6-6.
-
4陈启合.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势在必行[J].湖北经济,2003(9):40-41.
-
5丁保华,张国建,黄旭峰.让劳动力“回流”更“长留”[J].中国就业,2013(1):40-41.
-
6李晓娟.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J].人口与经济,2010(S1):15-16.
-
7裴新辉,周腰华,姚媛媛,刘佳.试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地制度障碍因素[J].农业经济,2008(7):74-75. 被引量:2
-
8彭连清,詹向阳.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演变——以珠三角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07(5):48-51. 被引量:25
-
9坚持“以我为主 中外合作”方针的重大实践——我国建成首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启示[J].国防科技工业,2002(8):24-27.
-
10仲伟章.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J].云南农业,2001(12):5-6.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