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表达权与和谐社会之间的隐蔽逻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体系中各种要素的相互调适与共生,冲突中包含着统一,差异中实现多样性,在平衡中促进社会有机体稳步健康的发展。它要求依法保障公民的表达权,依此促进全社会的争鸣与对话,实现社会不同层面的协商和沟通,而不是只允许存在单一的声音。表达权与和谐社会存在着积极的共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夯实政府的合法性;充实社会的和谐因素;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作者
史献之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19-21,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表达权
表达自由
公共舆论
和谐社会
政治民主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1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丁俊杰.
简论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5):9-13.
被引量:11
3
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奥斯特罗姆.挑战政策分析家和民主社会的认识问题[A].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502.
6
达尔.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弥尔顿著,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9月初版.
共引文献
390
1
朱清河,时潇锐.
弥尔顿与梁启超自由主义报刊思想之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223-227.
被引量:3
2
王三秀,李娣.
农村法治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之转变[J]
.理论与改革,2004(4):78-79.
3
杨海坤,章志远.
公民请愿权基本问题研究[J]
.现代法学,2004,26(4):11-18.
被引量:13
4
丁忠甫.
村民选举的非理性分析[J]
.天中学刊,2003,18(F12):14-16.
5
穆红玉,王莉,李昊昕.
民事检察制度若干问题法理分析[J]
.人民检察,2004(11):43-45.
被引量:1
6
郝春虹.
社会福利函数与税率的累进程度[J]
.当代财经,2004(12):30-34.
被引量:1
7
牛立夫.
对我国所有权“三分法”的法学思考[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2):48-51.
被引量:4
8
唐睿.
北京市出租车政府管制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64-66.
被引量:11
9
孙晓春.
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3):31-37.
被引量:31
10
李江源.
论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4):5-1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4
1
陈红梅.
网络BBS里的“宝马撞人案”[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28-34.
被引量:12
2
顾小云.
言论自由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J]
.理论探索,2006(6):133-135.
被引量:10
3
孙力.
表达权的社会和谐价值考量[J]
.政治与法律,2007(3):41-44.
被引量:11
4
刘正荣.
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167-168.
被引量:71
5
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6-77页.
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9页,28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
李树桥.
公民表达权: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J]
.中国改革,2007(12):21-22.
被引量:12
8
朱晓青;柳华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9.
9
朱晓青;柳华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9.
10
王赐江.冲突与治理:中国群体性事件考察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7.
引证文献
2
1
李良荣,张嫄.
新老媒体结合 造就舆论新格局[J]
.国际新闻界,2008,30(7):30-34.
被引量:31
2
赵振宇,魏猛.
论突发事件中的公民表达[J]
.新闻大学,2013(6):52-5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颜梅,李玉洁.
论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的突破与创新——基于新闻报道向媒介事件回归与跨越的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08,30(11):71-76.
被引量:5
2
陈力丹,孙江波.
2008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鲜话题[J]
.新闻界,2009(1):3-6.
被引量:2
3
卢凤娇.
全媒体时代的新旧媒体融合[J]
.金田,2012(8):235-236.
被引量:12
4
李良荣,周晓红.
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9(2):9-18.
5
李剑欣.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色比较[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5):38-39.
被引量:19
6
唐霞.
政治学视野下近年来新媒体研究综述[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3):93-96.
被引量:3
7
杨德建.
舆论新格局下的中国主流媒体[J]
.电影评介,2011(8):94-97.
被引量:1
8
叶红,宋倩倩.
微博:影响舆论的新力量[J]
.青年记者,2012(6):71-72.
被引量:7
9
宋倩倩,叶红.
新媒体时代舆论新格局的构建[J]
.新闻世界,2012(4):200-201.
10
张莉钥,翟菁.
“网络造句”现象透视[J]
.新闻世界,2012(6):128-129.
1
王学泰.
现代社会何言“进谏纳谏”[J]
.廉政瞭望,2008(4):56-56.
2
鲍继娜,潘峰.
试论信息技术对行政管理透明化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2):208-209.
被引量:4
3
史献芝,李强彬.
表达权的多维视阈考量[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2):75-77.
被引量:4
4
声音[J]
.发展,2010(2):15-16.
5
周道华.
构建和谐社会与网络舆论的引导[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129-132.
被引量:23
6
阿计.
以制度进步推动人权保障[J]
.政府法制,2009(3):23-23.
被引量:1
7
彭一伶.
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9):26-28.
被引量:3
8
徐晶.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J]
.吕梁学院学报,2012,2(1):42-45.
被引量:1
9
王晓蕾.
浅议我国政府对微博的监管[J]
.管理观察,2014(5):147-149.
10
马柳颖,郭珍.
网络媒体的过度表达自由与规制——以公共危机为视角[J]
.社科纵横,2015,30(12):67-70.
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