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湛江地区农作物冷害发生原因及应对技术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2008年1月底至2月中旬期间湛江地区农作物遭受严重冷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持续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和相应栽培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运用是造成这次冷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农作物冷害发生的关键技术措施。
作者
孙诚志
周立赖
吴刚
机构地区
湛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湛江市植物保护总站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39,共2页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农作物
冷害
发生原因
应对技术
分类号
S426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涂大正.植物生理学[M].黑龙江: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04.
2
王耀林,祝旅.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50-53.
3
郑基雄,戚照.廉江大棚辣椒进入北京等地超市[N].湛江日报.2008-2-28.
4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
超甜玉米“粤甜13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186-189.
被引量:9
5
黄振雄.
广东使用化肥88年的历史回顾[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4,3(3):183-18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有宁,王世学.
地膜覆盖玉米地的小气候效应[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24(3):166-169.
被引量:5
2
王绍斌,梁知洁,赵艺欣.
辽西北地区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的生态经济效益[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2):119-124.
被引量:2
3
高广金,严重兵,董新国.
密度和施肥对甜玉米信甜501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15-716.
被引量:7
4
李伯航.玉米高产理论与栽培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81-107.
5
文启孝.
我国土壤有机质和有机肥料研究现状[J]
.土壤学报,1989,26(3):255-261.
被引量:65
6
方志俊,徐仁政.
密度对甜玉米鲜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2,43(2):84-85.
被引量:7
7
王荣堂,王有宁,胡俊.
玉米生育期内地膜覆盖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5):385-387.
被引量:8
8
石建尧.
不同密度对超甜玉米鲜穗产量质量的影响[J]
.种子科技,2002,20(6):350-351.
被引量:10
9
党永华,吴金娥,杨凯.
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超甜玉米“双元600”产量及群体指标与生态因子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4):427-431.
被引量:8
10
卞田,陈国林,陆铭昌,范国华,李锦文,沈翠英,朱亚根,赵海荣.
水果甜玉米种植密度的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4,20(1):54-5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
1
祁大成,刘萍,董红玲,郭爱红,商锦哲,张胜红.
红安县花生土壤的特征及改良利用[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8-71.
被引量:1
2
杨军芳,冯伟,周晓芬,梁玉芹,贾良良,王朋峰,刘孟朝.
河北省太行山前平原轮作小麦/玉米化肥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21-27.
被引量:12
3
孙国富,李高科.
优质、抗逆超甜玉米粤甜1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8):47-48.
被引量:4
4
林忠辉,陈同斌,周立祥.
中国不同区域化肥资源利用特征与合理配置[J]
.资源科学,1998,20(5):26-31.
被引量:55
5
李土文.
廉江市冬闲水稻田甜玉米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6):30-31.
被引量:1
6
戴惠学,胡俏强,陈舜权.
不同栽培方式对甜玉米晶甜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71-72.
被引量:3
7
文天祥,李高科,刘建华,胡建广.
不同行距对甜玉米品种粤甜13号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9):10-11.
被引量:1
8
唐拴虎,张发宝,陈建生,徐培智,黄江鹏.
叶菜类蔬菜、龙眼专用肥应用效果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2,29(2):34-36.
被引量:1
9
贾森,郝立冬,戴明,李贺,张春艳,胡畔.
甜玉米种植方式及保护地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38-39.
被引量:1
10
王殿纯,田海月,孙兆法,秦玉红.
地膜覆盖对春菠菜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6):40-45.
被引量:3
1
王玉建.
小麦栽培冷害发生原因及应对技术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7,37(1):109-110.
被引量:4
2
寇贺.
东北春季主要气象灾害对大豆的危害及应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9):135-135.
被引量:2
3
段培姿.
衡水市小麦生产主要制约因素及应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9):57-57.
4
周强,吕锐玲,涂军明,梅凯华,王欢,高正纲,张金林.
水稻抗稻瘟病杂交后代材料人工接种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2):3040-3042.
被引量:2
5
胡辉彪.
水稻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245-245.
被引量:4
6
邵彬.
小麦栽培管理冷害发生原因及应对技术探讨[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3):60-61.
被引量:7
7
杨兆勤,杨新辉,杨保国,杨春昌,杨璐.
焉耆盆地戈壁滩新建葡萄园低产低效原因与应对技术的探讨[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4(4):37-39.
8
孙玉霞.
我国玉米增产技术途径分析[J]
.现代农业,2015(9):81-81.
被引量:1
9
邓振镛,倾继祖,杨启国,宁惠芳,黄蕾诺,徐金强.
Impact of Dry Warming on Economic and Characteristic Crop and Coping Technology in Northwest of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4):124-129.
被引量:4
10
邓振镛,倾继祖,杨启国,宁惠芳,黄蕾诺,徐金强.
西北地区气候暖干化对经济和特色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47-8549.
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