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应用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育性变化机理,初步探讨了利用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
胡金荣
李宏军
机构地区
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4期121-122,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油菜
生态雄性不育系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9
1
石明松.晚粳自然两用系选育及应用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1981,(7):1-3.
2
周美兰,何觉民,邹应斌,刘雄伦,李海林.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育性转换条件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3):231-235.
被引量:18
3
董军刚,董振生,刘创社,刘绚侠.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533st的选育[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7):8-9.
被引量:6
4
胡宝成,王毅,赵仁渠,赵成松,陈凤祥,李强生.
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育性观察[J]
.安徽农业科学,1992,20(1):45-48.
被引量:13
5
刘尊文,沈俊高,刘宁,兰美华.
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在异常气候条件下的优势及抗性[J]
.江西农业学报,2001,13(4):19-21.
被引量:1
6
杨光圣,傅廷栋,杨小牛,马朝芝.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Ⅰ.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J]
.作物学报,1995,21(2):129-135.
被引量:30
7
刘尊文,彭芝兰,周小平,李海龙,周贱根,吴平.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1):13-16.
被引量:30
8
王华,汤晓华,赵继献.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的遗传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4):11-15.
被引量:14
9
苏振喜,邱怀珊,李石开,刘其宁,赵庭周,吴学英.
芥菜型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9,21(2):5-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张海清,刘雄伦,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周美兰.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 Ⅲ.两系杂种小麦优势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1993(1):7-9.
被引量:6
2
杨光圣,傅廷栋,杨小牛,马朝芝.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Ⅰ.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J]
.作物学报,1995,21(2):129-135.
被引量:30
3
邹应斌,何觉民,戴君惕,周美兰,张海清,刘雄伦,欧仕益,杨友才.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Ⅲ.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方法[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5,21(1):1-4.
被引量:8
4
刘尊文,彭芝兰,钟武辉,李海龙,周小萍.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杂23的选育及鉴定[J]
.中国油料,1996,18(3):7-9.
被引量:8
5
石明松.对光照长度敏感的隐性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5,(1):44-48.
6
张海清.两系杂种小麦优势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98,(1):7-8.
7
杨光圣 傅廷栋.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5,(2):130-135.
8
席代文 范志忠.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生态雄性不育系两用系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94,(4):25-27.
9
傅廷栋,Plant Breeding,1992年,109卷,3期,255页
10
杨光圣,中国农业科学,1990年,23卷,1期,90页
共引文献
131
1
罗闰良.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2(z1):11-14.
被引量:6
2
董军刚,董振生,刘绚霞,刘创社,李红兵.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61-66.
被引量:23
3
祁玉良,郭祯,石守设,鲁伟林,何道君,严德远,余庆春.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与策略探讨[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0):12-15.
被引量:4
4
庄顺琪,董振生.
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选育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12(6):551-555.
被引量:6
5
王丰青,何觉民,周斌,何仪.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6):80-84.
被引量:17
6
杜德志,刘青元,王宁惠,李秀萍,田正科.
白菜型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及其保持和恢复材料的筛选[J]
.中国油料,1993,15(2):11-13.
被引量:7
7
庄顺琪,董振生,龚月华.
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特征的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1994,40(3):15-16.
被引量:2
8
刘尊文,吴平,李海龙,刘宁,邹慧.
两系法杂交油菜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1):50-55.
被引量:12
9
席代汶,邬贤梦,宁祖良,邓锡兴,陈卫江,易冬莲,李莓,黄虎兰,丁登杰.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5号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1):23-25.
被引量:10
10
宋喜悦,何蓓如,马翎健,胡银岗,李宏斌.
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095-1099.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24
1
尹经章.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综述)[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40-46.
被引量:18
2
董军刚,董振生,刘绚霞,刘创社,李红兵.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61-66.
被引量:23
3
席代汶,陈卫江,宁祖良.
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湘91S”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1994(4):17-18.
被引量:25
4
邬贤梦,席代汶,宁祖良,邓锡兴.
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3):74-76.
被引量:14
5
谢潮添,魏冬梅,田惠桥.
高等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32(1):17-23.
被引量:52
6
刘尊文,吴平,袁卫红,周贱根,周小萍.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的选育[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654-657.
被引量:15
7
樊云芳,胡胜武,董彩华,郭学兰,刘胜毅.
一种甘蓝型油菜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观察[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4):403-407.
被引量:6
8
赵莎,姚家玲.
光敏核不育水稻花粉发育的细胞学研究与PCD检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3):283-288.
被引量:11
9
于澄宇,李玮,常建军,胡胜武.
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系373S的选育[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245-248.
被引量:15
10
Fu Tingdong.Acceptance lecture GCIRC Superior Scientist award[C]//Proc8thint Rapeseed Congress Saskatoon Canada,1991,6-11.
引证文献
1
1
孙晓敏,胡胜武,于澄宇.
油菜生态不育系H50S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5):153-15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葛娟,郭英芬,于澄宇,张国云,董军刚,董振生.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系Huiyou50S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J]
.作物学报,2012,38(3):541-548.
被引量:14
2
郭英芬,葛娟,于澄宇,张国云,董军刚,董振生.
新型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SP2S的花药发育解剖学观察[J]
.植物生理学报,2012,48(3):282-288.
被引量:3
3
张咏梅,王开芳,张金文.
甘蓝型油菜核质不育与双隐性核不育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51(2):61-68.
被引量:1
4
李可琪,曾新华,袁荣,闫晓红,吴刚.
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2):2408-2417.
被引量:9
5
罗灿灿,沈家葆,黄小芳,郭媛,胡胜武.
甘蓝型油菜MSL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0):1470-1476.
被引量:1
6
王静,张东锁,董慧,孙妍妍,王珍珍,郭媛,胡胜武.
甘蓝型油菜373S温敏不育基因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的表达[J]
.西北农业学报,2024,33(1):59-68.
1
朱木兰,何觉民.
烯效唑应用于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的效应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2):226-228.
被引量:4
2
欧阳西荣,吕敬先.
大麦生态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机制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5):433-439.
被引量:5
3
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周美兰,张海清,刘雄伦.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I.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发现、培育及其利用价值[J]
.湖南农业科学,1992(5):1-3.
被引量:56
4
杨光圣,傅廷栋,马朝芝,杨小牛.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 Ⅱ.环境条件对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5):330-334.
被引量:11
5
邓锡兴,席代汶,陈卫江,于德日.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生态雄性不育及利用研究 Ⅵ.两系杂交油菜试种试验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1997(2):10-11.
被引量:1
6
杨友才,何觉民,刘雄伦,罗红兵.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10育性转换的温光效应分析[J]
.麦类作物,1998,18(3):4-7.
被引量:8
7
董军刚,董振生,刘绚霞,刘创社,李红兵.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系533S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61-66.
被引量:23
8
王晓雪,杨祥波,任旭东,刘威,蔡勤安,于志晶,尚丽霞,马景勇,马瑞.
植物耐盐碱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水稻中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科学,2016,41(5):46-51.
被引量:5
9
陈杰,杨静,郭鸿雁,陈建军,贺广生,邓世媛,王维.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7):95-99.
被引量:11
10
杨秀荣,刘水芳,孙淑琴,刘义学,张学文,张惟.
生防细菌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2008,14(4):38-42.
被引量:25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