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刍议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不会侵犯审判权,其本质与相对不起诉一样,都是起诉裁量主义的要求和体现。在我国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应对刑事案件高发态势及办案机关不堪重负的现状的必然要求,也是弥补现行不起诉制度的局限性的现实需要,而且在我国,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相当的空间。
作者
顾永忠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28,共4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相对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
起诉裁量主义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3.6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09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参考文献
4
1
顾永忠,薛峰,张朝霞.
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J]
.比较法研究,2005,19(2):114-130.
被引量:46
2
顾永忠.
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新视角 论附条件不起诉和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的立法建构[J]
.中外法学,2007,19(6):712-720.
被引量:40
3
1999-2006年《中国法律年鉴》
4
江必新.《司法效益是司法活动的重要价值》,载《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第10页.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顾永忠,薛峰,张朝霞.
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J]
.比较法研究,2005,19(2):114-130.
被引量:46
2
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动向”[A].载于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第260,257页.
3
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第195页.
4
田口守一.“关于裁判员制度”[J].载于[日]《法学家》,2004,1268:7-7.
5
张凌.“日本刑事诉讼法修改与裁判员制度”[A].载于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第261页.
6
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等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5,12-13.
7
1999-2006年《中国法律年鉴》
8
顾永忠2006年12月参加的一次刑诉法修改研讨会上最高检察院起诉部门一位负责人的发言.
9
田口守一.《日本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页108.
共引文献
83
1
刘作凌.
国际法视野下的被害人保护机制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1):107-110.
被引量:1
2
顾永忠.
关于兼职律师制度存废之我见[J]
.中国司法,2005(4):33-36.
被引量:2
3
王彧.
我国刑事诉讼卷宗移送方式的困境及其改革出路[J]
.时代法学,2006,4(1):56-59.
被引量:2
4
王彧.
起诉状一本主义适应性与诉讼卷宗移送方式改革[J]
.理论界,2006(7):96-98.
被引量:2
5
徐鹤喃,郭云忠.
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兼谈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发展[J]
.法学家,2006(6):79-87.
被引量:17
6
陈卫东,韩红兴.
慎防起诉状一本主义下的陷阱——以日本法为例的考察[J]
.河北法学,2007,25(9):24-30.
被引量:15
7
郭松.
庭前公诉案卷移送制度改革新论——以庭审实质化为中心的讨论[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7,21(4):46-52.
被引量:10
8
顾永忠.
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新视角 论附条件不起诉和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的立法建构[J]
.中外法学,2007,19(6):712-720.
被引量:40
9
许海丽.
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的评析与启示[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2):110-113.
被引量:2
10
谢小剑.
民众参与公诉权行使评析[J]
.法治研究,2008(10):42-4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09
1
陈兴良.
轻罪治理的理论思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3-18.
被引量:86
2
李奋飞.
“单位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立法建议条文设计与论证[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2):37-54.
被引量:87
3
刘艳红.
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刑法教义学根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1):107-123.
被引量:206
4
陈瑞华.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1):78-96.
被引量:218
5
王晓晓.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违法所得没收制度的完善——以毒品犯罪为视角[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3):244-252.
被引量:5
6
赵恒.
刑事合规计划的内在特征及其借鉴思路[J]
.法学杂志,2021(1):66-79.
被引量:43
7
刘少军.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本土化的可能及限度[J]
.法学杂志,2021(1):51-65.
被引量:90
8
姜涛.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实体法根据[J]
.东方法学,2022(3):129-144.
被引量:55
9
陈瑞华.
企业合规视野下的暂缓起诉协议制度[J]
.比较法研究,2020,0(1):1-18.
被引量:162
10
管璐璐.
再议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特征及定位[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2):126-1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8
1
周新.
单位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特别程序的立法问题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23(6):32-47.
被引量:5
2
刘浪,景孝杰.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5):80-85.
被引量:19
3
高琦.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31-134.
被引量:3
4
潘鹏.
浅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2):63-63.
5
左卫民.
通过试点与实践推进制度创新——以L县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的试点为样本[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1-137.
被引量:7
6
刘东辉.
浅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5):52-53.
被引量:2
7
宫瑞.
浅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设立对公诉工作带来的挑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2):50-50.
8
韩红,杨蕾.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完善[J]
.学术交流,2013(1):80-83.
被引量:9
9
徐斌.
宽宥的代价——附条件不起诉的价值重塑及制度完善[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24(5):59-63.
被引量:2
10
胡莲芳.
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范围之补充证明——兼析对新刑诉法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局限之克服[J]
.武陵学刊,2013,38(2):96-1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赵兴洪.
酌定不起诉的时代命运[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2):74-90.
被引量:36
2
姚建龙.
晚近国外少年司法改革趋向与中国之少年司法改革[J]
.社会科学家,2023(8):9-23.
被引量:2
3
李子龙,王婉秋.
社区服务协议模式下轻罪治理方略[J]
.人民检察,2023(S01):34-37.
4
郭华.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从宽的误释与重述[J]
.法学杂志,2021(5):88-98.
被引量:11
5
杜何阳.
中国大陆与澳门、台湾地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比较[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13.
6
王鹏祥.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1(1):159-162.
被引量:7
7
李根豹,张新艳.
酌定不起诉的实践探索与立法完善[J]
.中国检察官,2011(17):33-35.
被引量:1
8
左卫民.
通过试点与实践推进制度创新——以L县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的试点为样本[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1-137.
被引量:7
9
王宏璎,张溪瑨,陈婷婷.
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基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思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6):127-132.
被引量:4
10
叶成国.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温州市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试点工作调查报告[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13(5):96-104.
被引量:11
1
叶肖华.
比较法视域下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金陵法律评论,2007(2):26-33.
被引量:28
2
刘卉.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反思与构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11):142-144.
3
卞建林.
以刑诉法修改为契机扩大公诉裁量权[J]
.人民检察,2008(24):6-6.
被引量:2
4
倪瑞兰,崔宝宏.
试论台湾地区暂缓起诉制度及对大陆相关立法的借鉴意义[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8):52-53.
5
高丽蓉,杨正彤.
中澳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3):50-57.
被引量:7
6
曾国真.
浅谈暂缓起诉制度[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11):120-121.
7
吴柳艳.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析[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10):41-42.
被引量:1
8
陈晓宇.
冲突与平衡: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3(9):14-19.
9
陈晓宇.
冲突与平衡: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12):60-64.
被引量:26
10
樊崇义,叶肖华.
论我国不起诉制度的构建[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18(1):10-19.
被引量:45
人民检察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