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意识形态与制度再生产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政治实践过程中,意识形态是社会制度建立的理论先导,为制度合法性和合理性提供了理论论证,从而构成了制度认同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在社会制度的再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制度实践主体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关键要素。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须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不断坚持下去。
作者
杨春风
机构地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实践
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15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1
.《列宁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68、56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5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5页.
7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336、338页.
8
《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39、143、143、144、144、145、383—391、373、373-375、375-377、377-378、381、388、395、151-152、286、286、206-207、154、155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共引文献
5154
1
黄军华.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借鉴[J]
.理论导报,2008(6):24-25.
2
陈云,刘石营.
论民族国家利益在"一边倒"政策中的作用[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0):45-45.
3
庄福龄.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8-11.
被引量:1
4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5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6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7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8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9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10
吴学琴.
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
1
孙晶.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其质疑[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3(1):80-85.
被引量:28
2
张汝伦.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
.哲学研究,2001(2):17-24.
被引量:131
3
焦勇勤.
实践哲学、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评析[J]
.理论探讨,2002(2):28-30.
被引量:2
4
高兆明.
论多元社会的价值整合[J]
.江海学刊,2001(5):96-103.
被引量:13
5
徐小凤.
简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19-23.
被引量:4
6
包心鉴.
强化制度意识很重要[J]
.中国监察,2006(5):22-22.
被引量:1
7
王凤才.
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葛兰西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辨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3):34-42.
被引量:20
8
顾文浩.
政治文化建设与我国政党制度的巩固[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7-10.
被引量:2
9
赵昆.
“经济人”假设与制度认同[J]
.齐鲁学刊,2007(5):122-125.
被引量:9
10
罗尔斯 何怀宏 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引证文献
5
1
马润凡.
国内制度认同问题研究综述[J]
.求实,2011(7):73-75.
被引量:15
2
马润凡.
制度认同视角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16(4):75-78.
3
马润凡.
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与发展的隐性动力[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5):7-9.
被引量:5
4
王结发.
论制度认同建构中意识形态的价值与限度[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69-79.
被引量:2
5
李会杰.
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15(2):150-15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马润凡.
当前我国官本位意识的危害及其治理[J]
.中州学刊,2014(2):14-18.
被引量:16
2
马润凡.
制度认同视角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16(4):75-78.
3
马润凡.
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与发展的隐性动力[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5):7-9.
被引量:5
4
时万青,任贝贝.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与制度自信[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3):24-26.
被引量:5
5
胡必坚.
从税制改革进程看政治认同[J]
.税收经济研究,2015,20(4):57-62.
6
鲁全信.
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及其消解路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48-50.
被引量:8
7
赵昕,于爱涛.
基于上海市7所高校海归青年教师政治认同的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5):152-156.
被引量:13
8
薛洁.
政治认同:现代国家观念的心理基础[J]
.社会科学战线,2017(11):172-180.
被引量:8
9
余丽,赵秀赞.
全球网络空间“观念治理”的中国方案[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1):70-75.
被引量:9
10
杜童欣.
论档案在强化制度认同中的功能与路径[J]
.山西档案,2020(4):113-117.
被引量:5
1
席利艳,李好朋,石天.
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几点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0(9X):98-98.
2
岳俊林.
理性研判当前的劳动关系[J]
.中国劳动保障,2009(7):27-28.
3
王田华.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实施情况调研与思考[J]
.价格与市场,2014(2):32-35.
被引量:1
4
欧志刚.
从合法性角度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以俄国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为例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选择[J]
.企业家天地,2007,0(1):174-175.
5
李立丰.
“认罪认罚从宽”之应然向度:制度创新还是制度重述[J]
.探索与争鸣,2016(12):75-80.
被引量:16
6
王勇.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三个代表”思想[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28-31.
7
刘晓琨.
对部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几点思考[J]
.国防,2008(9):15-17.
8
朱征勋,李庆福.
章丘市学理论促发展情况调查[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0(5):59-59.
9
贾坤.
在实践中探求和检验真理——陈云关于真理标准的题字[J]
.党的文献,2013(6).
被引量:1
10
陈诚,刘业明.
“两学一做”所蕴含的治世哲学思想[J]
.新长征,2016,0(8):36-36.
科学社会主义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