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做好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工作
被引量:4
出处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20
-
1王力群,汪振江,唐亚林.宪政建设和人大制度理论研讨摘要[J].人大研究,2004(11):7-26. 被引量:2
-
2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4(3):51-57. 被引量:80
-
3田必耀.人大质询与政治和谐[J].人大建设,2005(8):47-49. 被引量:7
-
4谢庆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宪政体制的接轨[J].人大研究,2006(1):10-13. 被引量:8
-
5毛磊,杜文娟.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行使更加规范化程序化[J].江淮法治,2006(10S):9-10. 被引量:1
-
6徐振光,章瑛.新时期人大制度的发展[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1):31-34. 被引量:5
-
7尹中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研究论纲》[J].人大研究,2002,(2).
-
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索》,《序》,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
9吴邦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www.xinhuanet.com,2008年3月21日.
-
10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64.
二级引证文献20
-
1张伟伟.法律监督同其他监督方式之协调与合作[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62-65. 被引量:6
-
2何深思.人大监督刚性的天然缺失与有效植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1):54-58. 被引量:8
-
3王玲,申恒胜.乡镇人大制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6):66-70. 被引量:1
-
4李志春.强化人大监督功能的关键环节和具体措施[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5):51-53.
-
5石旭斋.地方人大监督机制改革路径分析——基于对安徽省地市、区县人大机关的问卷调查[J].人大研究,2015(2):11-16. 被引量:1
-
6李云,李耀杰.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9.
-
7严海兵.中国人大代表选举程序制度化的指标与测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1):146-156. 被引量:4
-
8孙林晚,刘肖委.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述评[J].人大研究,2016(5):12-17. 被引量:1
-
9孙林晚,刘肖委.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述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3):31-34.
-
10周振超,张金城.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9):60-65.
-
1赖学林.班内选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5,28(4):36-37.
-
2梁琼.浅析中学体育与智育的相互关系[J].新课程(下),2009(2):27-27.
-
3孙其昂.教书育人的涵义[J].江苏高教,1987(2):56-56.
-
4马跃进.论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J].中国高教研究,2003(1):72-73. 被引量:8
-
5小记者[J].新闻爱好者,2004(2):54-55.
-
6王婧.为人民服务 2l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新亮点[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7-108.
-
7李占领.谈谈体育锻炼对其他学科的影响[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0):236-236. 被引量:1
-
8张娜.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魅力中国,2014(2):124-125.
-
9郭玉英.把“诚信”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与青少年责任”主题教育有机结合[J].宣武教育,2003(12):42-43.
-
10孙莹.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J].黑河教育,2012(11):8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