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诉讼证明目的之界定及其实现条件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诉讼证明目的,是诉讼证明主体在一定的诉讼中通过具体诉讼证明活动,对诉讼事实证明所期望达到的理想性目标或结果。诉讼证明目的具有个别性与共同性、合法性与非法性、理想性与现实性。作为诉讼法上之诉讼证明目的只能是合法性目的。追求诉讼事实的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主体的合法性、共同性、理想性目的,对诉讼事实的盖然性判断是客观真实的理想性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现实选择。诉讼证明目的之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包括制度条件、物质条件和认识条件,诉讼证据制度的构建应与一定的诉讼证明条件相适应,以有利于司法正义之普遍实现。
作者 张立平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7,共7页 Academia Bimestri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 3.《汉语大词典》第11卷[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1198页.
  • 4.《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02页.
  • 5[美]克列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80页.
  • 6Adrian A.S. Zuckerman: Law, Fact or Justice, (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 Vol. 66, p.488.
  • 7樊崇义等.《刑事证据前涪问题研究》,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第202页以下.
  • 8张继成等.《对‘法律真实’和‘排它性证明’的逻辑反思》,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2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以下.

共引文献166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