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朝霞初起,春花竞发——唐代工艺美术色彩刍议
被引量:
5
Flowers Blossoming in Spring and Sunglow Rising at Dawn——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Color of Arts & Crafts in the Tang Dynas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工艺美术,色彩至关重要,唐代工艺美术虽特重色彩,但这尚未引起学人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实物和文献,揭举了唐代工艺美术各门类注重色彩表现的史实,并对金花银笼的用途做了新考订。最后,形成三点认识:唐人重色彩的风气由统治集团引领、唐代对色彩的爱恋始终如一、唐人对色彩的追求贯穿今生来世。
作者
尚刚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51,共8页
关键词
唐
工艺美术
色彩
分类号
J063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1
韩伟.
从饮茶风尚看法门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J]
.文物,1988(10):44-56.
被引量:14
2
全唐诗[M].
共引文献
13
1
气贺泽保规,王维坤.
试论法门寺出土的唐代文物与“衣物帐”[J]
.文博,1996(1):58-85.
被引量:4
2
齐东方.
丁卯桥和长辛桥唐代金银器窖藏刍议[J]
.文博,1998(2):54-58.
被引量:5
3
任新来.
佛、道、儒三教对唐代茶文化发展的影响[J]
.文博,2009(2):46-51.
被引量:3
4
任新来.
法门寺茶器具考释[J]
.农业考古,2013(2):67-75.
被引量:2
5
贾志刚.
唐长安平康坊出土鎏金银茶托再考察[J]
.考古,2013(5):85-92.
被引量:1
6
颜建超,章梅芳.
浅析我国古代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历史变迁[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6,2(1):52-57.
被引量:1
7
葛天.
唐长安西明寺石茶碾考[J]
.农业考古,2018,0(2):54-57.
被引量:1
8
毛小东.
法门寺唐鎏金银龟盒实为香具考[J]
.农业考古,2018,0(2):62-69.
被引量:2
9
陈锦航.
唐朝政教关系在《衣物帐》中的反映——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器具分类的反思[J]
.农业考古,2019,0(2):30-35.
10
李崇寒.
穷天下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地宫里多得是前所未见之宝[J]
.国家人文历史,2019,0(13):122-127.
同被引文献
34
1
陈彦姝.
《蜀锦谱》研究[J]
.装饰,2019(12):104-108.
被引量:2
2
齐东方.
唐代粟特式金银器研究——以金银带把杯为中心[J]
.考古学报,1998(2):153-170.
被引量:18
3
乔洪,乔熠,乔韵可.
蜀锦的晕繝工艺特征研究[J]
.装饰,2015(3):81-83.
被引量:5
4
林竟路.
论丝巾图案的设计[J]
.丝绸,2003,40(6):18-20.
被引量:17
5
罗小聪,黄胜.
谈陶瓷装饰中的开光艺术[J]
.中国陶瓷,2004,40(6):60-61.
被引量:11
6
齐东方.
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J]
.文物,2006(8):78-84.
被引量:27
7
李妮.
产品的趣味化设计方法研究[J]
.工程图学学报,2006,27(5):115-120.
被引量:25
8
许蓉生.
宋代成都的丝织业[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1):191-195.
被引量:4
9
黄修忠.
宋代时期的蜀锦技艺[J]
.四川丝绸,2007(4):43-47.
被引量:4
10
黄修忠.
蜀锦的月华、雨丝晕裥锦技艺[J]
.四川丝绸,2007(4):50-5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李思思.
洛阳的三彩时代——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器物类珍品[J]
.荣宝斋,2014(4):44-63.
被引量:2
2
蔡花菲,于长敏.
花开盛唐:论葵口器对开光形制的影响[J]
.装饰,2016(6):124-125.
被引量:2
3
李晶晶.
小议唐代家具的艺术特点[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8(12):70-70.
4
刘春晓,单筱秋,张毅.
丝巾设计中的唐代团窠动物纹样创新[J]
.丝绸,2020,57(4):112-118.
被引量:18
5
王红梅,祖雅妮,苏静,张毅.
唐宋晕裥锦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丝绸,2023,60(5):135-14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逯斌,曹俊.
高足盘浅析[J]
.文物世界,2020(2):9-12.
2
刘洪彩,崔雨萌.
河北北齐石刻文化遗产衍生设计研究——以龙树背屏式造像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2021(2):181-187.
3
王韦尧,张毅,杨丽.
宫廷审美视域下南京云锦的符号学探析与丝巾图案设计[J]
.丝绸,2021,58(6):116-123.
被引量:16
4
邹岚,杨丽萍,古丽珠,廖钲宜,李潇,彭梅.
基于传统农业文化传播的农业类高校文创纪念品设计与实践[J]
.包装工程,2021,42(18):374-379.
被引量:3
5
史冰心.
论消费文化背景下的丝巾设计[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1(9):8-12.
被引量:2
6
贾鸿英,沈雷.
傣族“象”文化研究及现代设计应用[J]
.丝绸,2021,58(10):121-128.
被引量:2
7
袁燕,张以萱,刘冰冰.
摩竭纹“鱼龙化”的演变及其应用[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1,34(4):82-90.
被引量:1
8
覃宇昕.
艺术纹样与色彩在啤酒包装创新设计中的应用[J]
.酿酒科技,2022(1):130-135.
被引量:1
9
贾瑞星,高子期.
南北朝装饰纹样在丝巾设计中的感性工学应用[J]
.服饰导刊,2022,11(1):98-104.
被引量:1
10
杨晓燕,王立婷,王伟伟,岳奇.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器物纹样关联性传承设计方法[J]
.包装工程,2022,43(10):239-247.
被引量:5
1
张扶直.
“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试说余三胜、张二奎[J]
.文史知识,1998(7):85-89.
2
张维青.
论中国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特征[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7(4):41-46.
被引量:1
3
郑志刚.
北宋画院述事[J]
.中国美术,2015(1):19-21.
4
张晶.
恽南田对“逸”的发挥[J]
.中国书画,2014(9):71-71.
5
老爱.
守正循检 矩折规旋[J]
.中国花鸟画,2007(B01):56-56.
6
王正.
《电影评介》沿起[J]
.电影评介,2009(6):4-4.
被引量:1
7
王安潮.
文化视野下的律学典案研究——评《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J]
.音乐研究,2011(3):119-127.
被引量:1
8
韩顺任.
《九成宫醴泉铭》名迹赏析(二)[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6,0(9):30-31.
9
林敏丹.
且将云霓化春雨——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再创造活动[J]
.艺苑,2009(4):42-43.
被引量:1
10
王金贵.
盆景题名与中国画题款[J]
.花木盆景(上半月),2000(01A):79-80.
装饰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