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紫甘蓝色素作为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紫甘蓝色素是从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f.rubra Thell.)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性质比较稳定,能做试剂较长期保存,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鲜明的变化,并能准确地指示酸碱滴定终点,因此可作为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
作者
米广春
马辉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2008年第3期69-69,7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色素
应用
天然色素
长期保存
滴定终点
VAR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5
1
凌关庭.
可供开发食品添加剂(Ⅵ):红甘蓝色素及其生理功能[J]
.粮食与油脂,2003,16(3):47-50.
被引量:18
2
张廉奉,赵丽凤.
紫色甘蓝天然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3):51-52.
被引量:15
3
卢玉振,袁勋模.
一种天然指示剂—紫甘蓝色素[J]
.贵州科学,1996,14(3):53-57.
被引量:13
4
三荣源 FFI(株).脱臭赤色素[J].FFI,J,Jp,2001,192:81-83.
5
三荣源 FFI(株).脱臭赤色素[J].FFI,J,Jp.,2000,188:185-18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廉奉.
紫色菜苔天然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9(2):37-39.
被引量:2
2
王景晨,王学增,王亚莉.
黑米天然黑(紫)色素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3,14(6):13-17.
被引量:45
3
K. Ikeda.et al.Chemistry Express,1987,(2):563:566.
4
三荣源FFI(株).脱臭赤キャべ色素[J].FFI, J.Jp.2001,192:81-83;2000,188: 185.
5
三荣源FFI(株).赤ダイコン色素[J].FFI.J.Jp.2001,192:85-89.
6
五十岚喜治.食品素材成分としてのアントシアニンの生理机能[J].FFI.J.Jp.2000,187:17-29.
7
大庭理一郎,等.アントシアニン- -食品の色と健康[M].东京:建帛社,2000,158-161.
8
G. Mazza.et al. Anthocyanin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grains [M]. CRC Press, Ann Arbor. MI. USA.1993.
9
日本食品添加物协会.化学的合成品以外の食品添加物自主规格[M].第三版,1993,129.
10
三荣源(株).赤キャべツ色素の取得法(特许第1422124号,登日1988、01、29)[P].FFI. J.2002(11),206:93.
共引文献
40
1
蒋晓萌,刘岱琳,李赫宇,於洪建.
黑色谷物中花色苷的研究应用现状[J]
.中草药,2009,40(S1):26-29.
被引量:1
2
范龚健,韩永斌,顾振新.
用响应面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103-107.
被引量:30
3
潘文洁,吕文虎.
紫甘蓝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3):42-43.
被引量:27
4
凌关庭.
氧化·疾病·抗氧化(三十六)[J]
.粮食与油脂,2006,19(8):49-52.
5
乔华,张生万,李美萍,杨斌盛,刘淑玲,仝建波,寇建仁.
天然色素稳定性研究及其新的类型划分[J]
.食品科学,2006,27(9):69-73.
被引量:35
6
张玉敏,郭艳华,陈义锋.
紫甘蓝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2):209-212.
被引量:29
7
高宛莉,刘飞,赵秋红,杜瑞卿.
正交组合设计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2-3152.
被引量:2
8
刘志明,张瑞,张金利.
落葵红色素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7(8):21-23.
被引量:6
9
刘志明,张瑞,张金利.
苋菜红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10):49-51.
被引量:2
10
鲁蓉蓉,董海丰,汪无际,杨俊,唐植宇,覃玲莉.
紫甘蓝色素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76-78.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72
1
方荣美.
萝卜红色素作酸碱指示剂的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S1):182-184.
被引量:6
2
白慧云,宋建荣.
天然甘蓝食用色素化学稳定性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06,23(5):51-52.
被引量:4
3
韦友欢,韦良兴,王丽平,伦振彪,覃雄军,梁素珩.
茶汁代替酸碱指示剂的研究[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4):73-74.
被引量:8
4
罗先平,陶鹂,冯华荣.
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4):35-39.
被引量:5
5
蒯世定,刘怀乐.
制备硅酸的实验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4):39-40.
被引量:2
6
张廉奉,赵丽凤.
紫色甘蓝天然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3):51-52.
被引量:15
7
张成志,叶芳胜,周华琼.
维多利亚蓝B作为酸碱指示剂的应用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177-179.
被引量:7
8
谢凤霞,邱祖民,涂盛辉,谢心亮.
浸提法与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比较[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29(3):278-281.
被引量:41
9
刘敬兰,陈连文,李惠荔.
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J]
.化学世界,1995,36(8):410-411.
被引量:14
10
范龚健,韩永斌,顾振新.
用响应面法优化红甘蓝色素提取工艺参数[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103-107.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4
1
王金亭.
甘蓝红色素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2):439-442.
被引量:6
2
徐慧,徐强.
酸碱指示剂的发展方向[J]
.化学教育,2010,31(9):3-5.
被引量:11
3
景泽雯,龙琪,朱子丰,王冬黎.
硅胶制备的趣味化设计及其原理分析[J]
.化学教育,2010,31(11):68-69.
被引量:1
4
陈仕学,张燏,李奉仙.
超声波提取植物色素及酸碱指示剂的应用[J]
.广州化工,2011,39(17):70-72.
被引量:4
5
王欢.
紫甘蓝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2):229-233.
被引量:7
6
王欢,陈佑宁.
微波辐射下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5):22-26.
被引量:4
7
汤晶,温宁红,倪刚,吴晓红.
探究黑枸杞中花青素稳定性的生活化实验设计[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3):54-58.
被引量:10
8
李昀昫,孟庆华.
紫甘薯与紫甘蓝色素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视界,2018(6):149-150.
9
徐宁,张恒强,王宁,孙景龙,杨兴.
紫甘蓝色素的液膜自然扩散微型实验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34-37.
10
王婧忆,徐小凤,柳晓琴,高和军,廖运文.
紫甘蓝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22):52-5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刘美玲.
浅谈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J]
.中国科技信息,2011(7):163-163.
被引量:5
2
徐建飞,毛行行,张春牛.
兰花色素指示剂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11,9(6):89-89.
3
张耀中,刘卉琳,兰时乐,李琦,刘绍.
1株产酸碱指示剂的真菌的鉴定[J]
.微生物学杂志,2012,32(1):80-83.
4
白慧云.
天然甘蓝色素作为酒精饮品添加剂的稳定性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3):364-366.
被引量:1
5
雷晓燕.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甘蓝色素的工艺研究[J]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2,26(2):127-130.
被引量:5
6
王欢.
紫甘蓝色素的提取——推荐一个大学综合化学实验[J]
.广州化工,2014,42(5):61-62.
被引量:1
7
闻月冰,邹宇,胡立明,田密霞.
紫甘蓝色素提取条件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J]
.北方园艺,2014(10):127-130.
被引量:4
8
汪金虹,李学强,王会平,伏婷婷.
用红心萝卜提取酸碱指示剂的研究[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12):42-44.
被引量:1
9
杨利,刘水琳,张程,张琪,马勇.
紫甘蓝水溶性色素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食品科技,2014,39(8):216-219.
被引量:3
10
黎春杏,黄锁义.
茉莉花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14,35(12):73-75.
被引量:3
1
方夏,崔勤,李小月.
紫甘薯红指示剂的研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28.
被引量:1
2
宋亚,李凯利,方佳宁,朱祝军,杨静,吴峰华,刘兴泉.
鲜切紫甘蓝中花青苷和硫代葡萄糖苷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J]
.食品科学,2016,37(18):96-101.
被引量:7
3
郭艳华,陆茜,张玉敏,胡德文,周菊香,刘君侠.
紫甘蓝色素的光热稳定性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31-34.
被引量:9
4
张玉敏,郭艳华,陈义锋.
紫甘蓝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2):209-212.
被引量:29
5
刘志明,张瑞,张金利.
苋菜红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10):49-51.
被引量:2
6
王倩,汪云,曹玉华.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紫甘蓝色素酰基化基团的成分[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212-216.
被引量:1
7
钟晓凌,王然,李良.
美拉德反应对含糖饮料pH的影响[J]
.饮料工业,2013,16(2):18-20.
被引量:3
8
姬鄂豫,李碧蕊.
微波辅助提取紫甘蓝色素[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4):60-63.
9
周延智,谢茹.
稻谷脂肪酸值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J]
.农业机械,2012(22):64-66.
被引量:1
10
陈仕学,张燏,李奉仙.
超声波提取植物色素及酸碱指示剂的应用[J]
.广州化工,2011,39(17):70-72.
被引量:4
化学教育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