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人道法中战争受害者的救济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际人道法创立的保护和救济战争受害者的规则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海牙第四公约。该公约规定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的受害人拥有获得赔偿或补偿的权利,可是获得救济的民间战争受害者只是少数。从各种战争受害者救济的方式以及相伴随的法律障碍中可发现国际人道法在救济战争受害者机制方面的发展趋势。
作者
管建强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律与比较法研究中心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4-152,共9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国际人道法
战争受害者
外交保护
和平条约
分类号
D998.2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D99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5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1
1
F·比尼翁.《日内瓦法律体系和海牙法律体系》[J].红十字会国际评论,2001,(844).
2
联合国文件:A/CN.4/L.602/Rev.1,2001年7月21日.
3
联合国文件:A/47/49,1992年12月18日.
4
[英]埃马努埃拉‘基亚拉·吉拉德 李芝瑶译.《对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进行赔偿》[J].红十字会国际评论,2003,(851).
5
联合国网站:http://www.an.org/chinese/peace/peacekeeping/Ethiopia/unmceB.htm,2008年3月30日访问.
6
《旧金山和约》.第14条(a)规定.
7
[日]高木喜孝.《战后赔偿诉讼的法律问题》.俞浪琼译.吉泽孔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6页.
8
皮罗德等著.《对1977年6月8日追加议定书之解释》第3651款.引用出自ICRC,1987年出版.
9
“森首相想通过改善与印关系牵制中国”[N].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8月25日.
10
日本《朝日新闻》,2001年11月7日.
共引文献
10
1
杜朝平.
论印度“东进”政策[J]
.国际论坛,2001,3(6):21-27.
被引量:9
2
孙承.
日本的东亚共同体设想评析[J]
.国际问题研究,2002(5):43-47.
被引量:14
3
班文战.
国际人权法在中国人权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政法论坛,2005,23(3):85-92.
被引量:7
4
杨翠柏.
“承认”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3):119-123.
被引量:4
5
刘盛宇.
条约解释的制约因素[J]
.知识经济,2011(14):17-17.
被引量:1
6
杜焕芳.
美国最高法院的条约解释方法与阿伯特案的影响[J]
.法学评论,2013,31(5):92-99.
被引量:6
7
王庆海,刘爽.
条约对第三国(方)的法律效力[J]
.法学研究,2001,23(4):154-160.
被引量:11
8
唐尧.
建立北极无核武器区的国际法分析与思考[J]
.国际关系研究,2016(3):83-95.
被引量:1
9
管建强.
“南海仲裁案”后续法律应对的关键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2016(5):51-71.
被引量:8
10
唐颖侠.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及国际条约在中国国内法中的适用[J]
.社会科学战线,2003(1):176-180.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58
1
张德军.
刑罚人道主义研究[J]
.法学论坛,2008,23(5):77-81.
被引量:6
2
王四新.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信息自由[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6):51-60.
被引量:7
3
祝宁波.
试论日军遗留化学武器问题[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4):99-103.
被引量:4
4
丁伟.
日本侵华战争的民间受害者对日索偿问题研究[J]
.法学,1999(10):53-57.
被引量:9
5
何天义.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概述[J]
.抗日战争研究,1997(4):143-160.
被引量:5
6
金子道雄,林代昭.
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不容推卸[J]
.国际政治研究,1996,17(1):14-20.
被引量:4
7
姜维久.
日本与德国战后国家赔偿及个人受害赔偿比较研究[J]
.抗日战争研究,1995(3):178-189.
被引量:9
8
戴德生.
外交保护与对日民间索偿[J]
.法律科学,2004,22(6):109-113.
被引量:4
9
刘波,吴明秀,康健.
国内起诉:民间对日索赔的可行性[J]
.中国律师,2002(3):68-70.
被引量:9
10
张正德.
重庆大轰炸涉讼问题的宏观探讨[J]
.重庆社会科学,2006(11):104-11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齐延平,于文豪.
中国人权法学的学科独立性初探——以2008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1-103.
被引量:7
2
陈熙.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中的外交保护——以重庆大轰炸受害者索赔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140-141.
3
何家伟.
对日民间索赔新思路:设立日本遗华化武伤害赔偿基金之探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4):67-7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齐延平,于文豪.
中国人权法学学术自主性的探寻——以2009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16(5):149-160.
被引量:1
2
刘小平.
法学中西之间:西方法学在中国法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贡献和定位[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18(6):27-40.
被引量:7
3
刘红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标志[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19(2):13-28.
被引量:16
4
程梦婧.
目的、立场与体系——中欧人权法学教科书的比较性评论[J]
.政法论坛,2013,31(2):109-115.
被引量:4
5
石伟.
论实践的人权研究——基于1949年以来人权研究论争的考察[J]
.思想战线,2015,41(1):71-76.
被引量:1
6
于文豪.
试论人权法学研究的定位、内容与方法[J]
.人权,2017(6):56-70.
被引量:5
7
刘志强.
中国人权法学“三大体系”论纲[J]
.中国法学,2022(2):45-63.
被引量:12
1
陈秋兰.
狡猾的狐狸,你往哪儿跑?──“中国劳工案”代理律师森田太三(日)答记者问[J]
.中国律师,1999,0(3):39-41.
2
伍玉成.
中国的女辛德勒[J]
.东西南北,2011(1):78-79.
3
陈熙.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中的外交保护——以重庆大轰炸受害者索赔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140-141.
4
林晓光.
日俄修好路漫漫——从普京访日谈起[J]
.世界知识,2000(19):20-21.
5
夏义善.
俄日关系的新发展[J]
.国际问题研究,1998(2):40-44.
6
全球要闻[J]
.瞭望,1998(47):45-45.
7
齐岳峰.
起诉日本:民间对日诉讼举步维艰[J]
.小康,2012(11):64-66.
8
沐洋.
一个中国公民的八年“抗战”[J]
.公民导刊,2003,0(8):34-35.
9
殷春颖.
日本律师:帮中国人打官司是为了日本[J]
.新闻周刊,2001(30):32-34.
10
陈秋兰.
日本律师:直面历史──访“中国战争受害者索赔诉讼案”代理律师小野寺利孝[J]
.中国律师,1998(5):21-24.
法学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