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讨《古史辨》学理基础的一项早期尝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罗香林有一篇少为人知的旧文,检讨了《古史辨》的学理基础。对该文进行简略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古史辨"学人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些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演变。也可见中国史学界在思考一些史学的基本问题上,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作者
罗志田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137,共7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古史辨
顾颉刚
罗香林
民国史学
历史方法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8
1
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A].饮冰室文集:四十[Z].北京:中华书局,1989.
2
佛应.读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续).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1933):59-60.
3
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1930年11月)[A].古史辨(三)[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7.
4
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A].古史辨: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
翟志成.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1895-194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2007,:123-123.
6
王国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1936年)[A].王国维遗书:第1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A(文页).
7
佛应.《读顾颉刚先生(古史辨)》[J].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1933,1(1).
8
罗香林.《历史之认识》,香港亚洲出版公司,1955年.138-147页.
9
罗香林所著.《历史之认识(甲集)》,1944年出版.
10
香港版.《历史之认识》.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罗香林 张洁 杨燕丽选编.《回忆陈寅恪师》[A].张洁,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2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
3
佛应.《读顾颉刚先生(古史辨)》[J].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1933,1(1).
4
罗香林.《由古史辨讲至史事的本身与写的古史》(1933年),载《历史之认识》,香港:亚洲出版有限公司,1955年,第138-147页
5
政协广东省兴宁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所编.《兴宁文史》第13辑(1989年出版)
6
韩书瑞(Susan Naquin),于君芳合编.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7
韩书瑞..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 - 1900..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8
顾颉刚.《与殷履安信》,1924年7月5日.
9
罗志田.《文字、实物与知识:“二重证据法”提出前后对“地下材料”的认知》,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9月.
10
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38-341页.
共引文献
40
1
周泉根.
从春秋赋《诗》的多种解释看《诗》的实用化轨迹——兼论赋《诗》的历史实质[J]
.中国文化研究,2004(3):114-119.
被引量:7
2
卢毅.
“整理国故运动”衰歇原因探究[J]
.求索,2004(10):217-221.
3
莫砺锋.
从经学走向文学:朱熹“淫诗”说的实质[J]
.文学评论,2001(2):79-88.
被引量:37
4
卢毅.
试论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衰歇[J]
.学海,2005(1):74-84.
被引量:1
5
王东,侯云灏.
历史主义与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史学[J]
.史学理论研究,2001(3):71-78.
被引量:3
6
黄敏兰.
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学性质的理论思考[J]
.史学理论研究,2002(2):88-97.
被引量:5
7
沈长云.
古史辨派的史学遗产与中国上古史体系的建设[J]
.史学集刊,2006(4):97-103.
被引量:4
8
彭国良.
一个流行了八十余年的伪命题——对张荫麟“默证”说的重新审视[J]
.文史哲,2007(1):51-60.
被引量:12
9
周新芳.
“天子驾六”问题考辨[J]
.中国史研究,2007(1):41-57.
被引量:5
10
刘国华.
顾颉刚档案史料观探析[J]
.历史档案,2007,20(2):133-13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杜正胜.
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J]
.中国文化,1995(2):224-237.
被引量:40
2
朱维铮.《顾颉刚铭“九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2月22日.
3
卡尔,陈恒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新版.第89页.
4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8页.
5
.《古史辨》第一册[M].,.第32页,第40页,第41页,第50页,第79页,第280页.
6
弗兰克·克默德 刘建华译.《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卡尔.《历史是什么?》[M].New York,1962.第3页.
8
许冠三.《顾颉刚:始于疑终于信》.见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9
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01页.
10
海登·怀特.《元史学》,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引证文献
3
1
赖国栋.
再论“层累说”的来源——兼谈历史与故事的距离[J]
.人文杂志,2013(4):81-86.
被引量:1
2
胡晓华.
记忆构建与历史书写研究的早期实践路径——以顾颉刚的史料研究为例[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5):58-63.
3
王晨光.
重返经史之教——章学诚释经学手法发微[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76-8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徐欣云.
“历史层累”阐述--传统村落档案研究语境的真实性探析[J]
.档案学研究,2020(3):58-62.
被引量:1
1
张志云.
顾颉刚的“求真”与其古史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2000,7(1):61-64.
2
宁可.
体例独到,特点突出[J]
.北京社会科学,1995(2):100-101.
3
杨振之.
《史记》“详变略渐”的历史研究法[J]
.文史杂志,1996(4):32-33.
4
杨振之.
《史记》“寓主意于客位”的历史方法[J]
.文史杂志,1998(3):19-20.
5
黎澍.
贺罗尔纲同志学术活动六十周年[J]
.近代史研究,1986(6):9-10.
6
罗志田.
《古史辨》的学术和思想背景--述罗香林少为人知的一篇旧文[J]
.社会科学战线,2008(2):110-115.
被引量:6
7
颜克成,王传凯.
“民国史家与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J]
.史林,2012(6).
8
蔡丽娟.
论李维的历史方法[J]
.史学理论研究,2005(3):93-102.
9
陈峰.
西潮冲击下民国史学风气的嬗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6-71.
被引量:3
10
徐葆耕.
吴宓与会通派[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4):28-38.
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