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因子分析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区域创新能力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构建了一套评价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省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希望以此作为深入分析的基础。
作者
王鹏飞
石林芬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5,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183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75
参考文献
5
1
薛薇.SPSS统计分析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27-328.
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1[R].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
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06.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
国家科技部.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70
1
王霞.
新疆城市化发展问题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1):19-24.
被引量:8
2
李兆坚,江亿,周凤广.
我国城镇住宅节能空调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研究[J]
.建筑经济,2007,28(4):31-35.
被引量:5
3
王树林,曾宪植,王书昆,张勇.
软实力:北京发展经济比较优势研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2):57-61.
被引量:5
4
李兆坚,江亿,魏庆芃.
北京市某住宅楼夏季空调能耗调查分析[J]
.暖通空调,2007,37(4):46-51.
被引量:49
5
程遥.
经济转型时期收入分配实证分析[J]
.学术交流,2007(6):77-80.
6
熊华文.
我国建材工业“十五”节能现状、问题及建议[J]
.中国能源,2007,29(6):12-17.
被引量:4
7
龙惟定,马素贞,白玮.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潜力分析——除供暖外的住宅建筑能耗[J]
.暖通空调,2007,37(5):47-50.
被引量:21
8
李政,付峰,麻林巍.
2005年中国能流图[J]
.中国能源,2007,29(7):15-16.
被引量:6
9
张鸿文.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2007(3):13-17.
被引量:8
10
吴红梅.
长三角地区能耗特点与节能对策研究[J]
.中国能源,2007,29(8):22-2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3
1
杨文,吴一丁.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以新疆为例[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69-70.
被引量:3
2
甄海胜,滕淑珍.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4):21-24.
被引量:2
3
张治河,周国华,冯永琴,张传波.
“武汉·中国光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2009,30(S1):12-18.
被引量:5
4
王红霞,高山行.
基于资源利用的企业R&D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S2):567-572.
被引量:31
5
李琪.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8):96-100.
被引量:53
6
姜炳麟,谢廷宇.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多级模糊评价方法[J]
.商业研究,2004(18):77-79.
被引量:14
7
吴晓伟,吴伟昶,徐福缘.
因子分析模型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6):44-48.
被引量:33
8
夏维力,吕晓强.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1):50-54.
被引量:73
9
魏江,许庆瑞.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概念、内容和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4,11(6):37-40.
被引量:14
10
李健,张春霞.
河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5X):14-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2
1
罗登跃.
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8):11-13.
被引量:20
2
潘思谕.
广西区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5):115-120.
被引量:3
3
宁连举,李萌.
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
.科研管理,2011,32(3):51-58.
被引量:95
4
张亨明.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对策探讨[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3-8.
被引量:1
5
郭冉,黄威,董盼,李成标.
湖北省各地级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6):10-11.
6
张振刚,郑少贤.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以广东省为例[J]
.技术经济,2012,31(9):1-6.
被引量:7
7
谢朝武,郑向敏.
酒店服务界面管理水平的多维评价研究[J]
.旅游学刊,2013,28(1):99-106.
被引量:3
8
魏曼.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3(4):228-230.
被引量:3
9
倪明辉,邢大为,高尚,郭滔,陈伟.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3(1):39-41.
10
缪根红,陈万明,朱雪春.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
.技术经济,2013,32(7):42-4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75
1
范建红,闫乐,王冰.
数字经济对双向FDI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投资研究,2022,41(9):91-105.
被引量:9
2
徐萍.
基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19(1):70-71.
被引量:1
3
肖洪钧,李苗苗.
重点经济圈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3):1-6.
4
王群伟,杭叶,于贝贝.
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关系[J]
.科研管理,2013,34(S1):161-166.
被引量:14
5
曹萍,陈福集.
基于BSC和ANP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01-106.
被引量:5
6
刘淑贤,陈昆玉.
企业融资渠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行业的实证研究[J]
.企业研究(理论版),2011(2):78-80.
被引量:2
7
曹平,董春英,何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创新能力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16-20.
被引量:4
8
蒋玉洁,菅利荣.
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差异测度[J]
.工业技术经济,2011,30(12):43-48.
被引量:8
9
陶虎,田金方,郝书辰.
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管理,2012,38(6):138-148.
被引量:1
10
邱尔妮,栾海峰,邱尔卫,王臣业.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生态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107-111.
被引量:7
1
李立新.
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
.河北企业,2010(7):64-64.
2
李志军.
企业行为与竞争机制[J]
.中国第三产业,2001(3):31-31.
3
徐小钦,易长清.
知识产权战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34-36.
被引量:6
4
乔晶.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J]
.商场现代化,2006(03S):244-244.
被引量:1
5
马力,王燕燕.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7,23(10):63-64.
被引量:12
6
司孟月.
浅议城市经营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J]
.集团经济研究,2007(08Z):158-159.
7
申梦玲.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5(25).
8
杨伟,戚安邦,杨玉武.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性程度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
.经济地理,2008,28(6):955-959.
被引量:17
9
徐跃平.
新一轮创业创新的着力点[J]
.浙江经济,2008(15):54-54.
10
张建.
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性研究及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建议[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2):212-215.
被引量:3
科技管理研究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