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以十七年文学中身体与伦理的博弈为考察对象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就社会学而言,身体包含个体拥有的外在服饰、依托的肉体和内在的精神主体三个层面,伦理包含民间伦理、道德伦理、革命伦理三个维度,两者之间博弈、互动、整合。于是,分别抑制了各自话语维度的革命伦理和身体的精神主体作为"宏大叙事"的主流,在党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引导下,从复杂的博弈杂糅成单一的共谋同构。这种身体与伦理纠缠迎拒的状态催生了天使献身型、妖魔纵欲型和日常欲望追求型三种人物形象/身体写作维度,他们都是社会文化之于人物主体性的镜像隐喻。
作者 龚奎林 祝欣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8-133,共6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典与经典的"重述">(编号:07BZW04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3.
  • 2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3尼采.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4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5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66-72. 被引量:15
  • 6曲波.林海雪原[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 7莜敏.成年礼[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
  • 8吴强.红日(重新修订本)[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4.

二级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9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