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67例分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对中药制剂的大量开发,有关其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报道逐年增多。通过总结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分析原因,对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现将我院临床上报的67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
夏迎春
机构地区
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676-677,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不良反应
中药针剂
病例报道
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
中毒致死
ADR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区克明,王宁生.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9-260.
2
张凤彦,刘鸿琴,郜琪臻.
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7):307-308.
被引量:46
3
张凤霞,柴爱军,侯艳宁,刘会臣.
双黄连和清开灵注射液与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J]
.医药导报,2002,21(5):313-314.
被引量:37
4
黄健,李勤.
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需注意的一些问题[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72-337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徐春丽,丁丽萍,郑志昌,王培民.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19例文献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9):896-897.
被引量:17
2
陈晓盈,杨丽华,周声.双黄连注射液与三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03).
3
李月梅,沈惠明.
10%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六种输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
.华西药学杂志,1998,13(1):69-70.
被引量:18
4
陈英,姜平川,卢华.
参附注射液与几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J]
.华西药学杂志,1999,14(5):422-423.
被引量:24
5
阳波,王建中,曹正辉,夏德元.
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计数考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9):572-573.
被引量:39
6
李新华,申志红.
静滴穿琥宁注射液致重度血小板减少4例[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9):645-645.
被引量:20
7
葛志红.
穿琥宁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12例病例分析[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1):47-48.
被引量:20
8
栾士香,谷正兆,翟登奎.
系数倍率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甙、绿原酸、连翘甙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02-603.
被引量:17
9
廖学品,马贺伟,陆忠兵,石碧.
中草药提取物中单宁(鞣质)的选择性脱除[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1):10-15.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84
1
华丽霞.
浅析临床如何正确使用清开灵注射剂以减少不良反应[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3918-3919.
被引量:5
2
谭正清.
浅释几种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55-256.
被引量:14
3
王鼎盛.
六种中药注射液与抗菌药配伍稳定性[J]
.中国药师,2005,8(5):419-420.
被引量:6
4
陆妙.
常用中药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J]
.中国药业,2005,14(5):80-80.
被引量:7
5
崔曰玲.
双黄连与其它常用药物在输液中的配伍观察[J]
.齐鲁药事,2005,24(8):498-499.
被引量:2
6
张丽梅,宋畅,张鑫.
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10):770-772.
被引量:4
7
李洪平,曾永恒.
常见的中西药不合理配伍[J]
.海峡药学,2005,17(6):191-193.
被引量:1
8
许正锦,林安基,刘益.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丹参粉针剂存在配伍禁忌[J]
.甘肃中医,2006,19(1):3-3.
被引量:5
9
齐菲,侯连兵.
清开灵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
.医药导报,2006,25(6):583-584.
被引量:15
10
代兵.
部分中医急症必备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106-10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戴萍,金蜀蓉.
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书[J]
.中国药房,2008,19(9):719-720.
被引量:23
2
周光树,李贞.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2):162-164.
被引量:17
3
奉海萍,奉永泉.
2006—2008年8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业,2009,18(10):71-72.
被引量:3
4
金菊庆,王锦红.
药品不良反应117例报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5):918-919.
被引量:4
5
胡艳.
289份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业,2009,18(16):56-56.
被引量:5
6
李琼,叶根健.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对策[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109-2110.
被引量:6
7
占永良.
中草药不良反应136例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85-1486.
被引量:1
8
吴嘉瑞,张冰,高鹏.
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J]
.中国执业药师,2009,6(10):12-15.
被引量:21
9
谭宏祜.
关于茵栀黄、苦黄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在肝病临床的合理运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4):230-23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蒋建章,陈志高.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0例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91-309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穆桂荣.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41例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93-2394.
被引量:3
2
徐德洲.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药,2011,6(10):1245-1246.
被引量:7
3
赵光纯,张英芬.
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J]
.中国医药,2011,6(10):1258-1259.
被引量:2
4
章碎凡.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药业,2012,21(8):76-77.
被引量:14
5
谢小.
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原因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6):492-493.
6
张瑞辉,叶志琼,成明建,黎婉红,陈燕平.
“中药注射剂安全信息库”药物警戒模型的效果探究[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18(2):84-86.
被引量:3
7
朱春丽,汪平莉.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377-3378.
被引量:32
1
曹谷珍,张德昌,程吉民.
中药中毒致死病例分析[J]
.中国药事,1997,11(2):130-131.
被引量:1
2
毛晚英.
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4):367-368.
被引量:1
3
袁伯俊,顾长虹.
中药中毒致死484例浅析[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3(3):46-50.
被引量:6
4
林向华,王慧.
浅谈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9):843-844.
被引量:3
5
王春雷,芦柏震,侯桂兰.
中药不良反应浅析[J]
.安徽医药,2006,10(3):220-221.
被引量:5
6
程珠炉,吴斌.
试议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缘由[J]
.药学进展,2001,25(5):313-314.
被引量:3
7
石贵荣,王秀珍.
中药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Z):1258-1259.
8
王暖凤,毕虹丽,马艳敏.
1例外用砒霜斑蝥治疗银屑病过量中毒致死的护理体会[J]
.黑龙江中医药,2009,38(6):36-36.
被引量:1
9
张敏.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J]
.吉林中医药,2005,25(7):51-51.
10
刘芳.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147-148.
被引量:10
中国基层医药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