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参考文献8
-
1南大周刊,.
-
2包寿眉.《本刊的过去与将来》[J].南大周刊,1926,(34):3-3.
-
3任继愈.《<汤用彤全集>序二》,《汤用彤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
4汤用彤.《改善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关系—在科学院学部会议上的发言》,《光明日报》1957年5月28日.
-
5汤用彤.《关于中华大藏经目录的意见致哲学社会科学部并转潘老》,《汤用彤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9-661页.
-
6《卍字续藏》(7144卷)系日本藏经书院1912年刊印.
-
7《汤用彤全集》第5卷,第345页.
-
8《读慧皎<高僧传>札记》[J].史学杂志,1930,2(4).
同被引文献37
-
1张志强.中国“现代性”视野中的近现代佛教[J].博览群书,2004(3):67-70. 被引量:2
-
2陈垣、陈寅恪、汤用彤、顾颉刚著述情况[J].历史研究,1962(5):179-180. 被引量:3
-
3汤用彤.论中国佛教无“十宗”[J].哲学研究,1962(3):49-56. 被引量:7
-
4尚易.忆往谈旧话宗师——纪念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学术座谈会侧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0(6):121-122. 被引量:5
-
5汤一介.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纪念汤用彤先生诞生100周年[J].中国文化,1994(1):124-130. 被引量:2
-
6赵建永.汤用彤对《太平经》与早期道教关系的研究[J].哲学研究,2004(8):32-38. 被引量:5
-
7赵建永.汤用彤先生所开课程及其教学特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46-52. 被引量:4
-
8屈大成.汤用彤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J].中国哲学史,2002(4):106-113. 被引量:1
-
9汤一介.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J].中国文化,2004(21):145-153. 被引量:1
-
10赵建永.梁漱溟“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得失申论[J].东岳论丛,2006,27(1):172-175. 被引量:1
-
1张联.大师身后的空白[J].国学(吉林),2015(3):47-47.
-
2汤用彤(著),赵建永(整理校注).翻译英文印度哲学史资料的计划[J].中国哲学史,2012(2):8-11.
-
3王苏凤,李文龙.学坛之盛事 艺林之佳话 《汤用彤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J].出版参考,2000(22):3-3.
-
4张洪.大师的超越[J].群言,2009(12):31-31.
-
5赵建永.《汤用彤全集》的编纂和学术意义[J].出版发行研究,2011(12):59-61. 被引量:1
-
6张岂之.人文学术研究的丰碑──简介《汤用彤全集》[J].中国哲学史,2001(2):8-8.
-
7程恭让.欧阳竟无的内学研究与其孔学再诠释[J].中国哲学史,1997(4):69-75.
-
8王赐川.中国佛教史[J].广东佛教,2001(5):55-58.
-
9白理明,安静侠(译),陈泽民(校).基督教伦理学与丁光训主教的著作[J].天风,2013(1):11-13.
-
10赵建永.《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校读记—— 兼谈《汤用彤全集》的编校经过[J].法音,2014(3):51-5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