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科学与政治之间: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 薛攀皋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是个有深厚政治内涵、曾受中国高层高度重视的科学盛会。身为会议理科组副组长的薛攀皋详细回忆了会议从筹备到结束的全过程。
作者
熊卫民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科学文化评论》
2008年第2期58-70,共13页
Science & Culture Review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专项"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与编撰"(编号:KACX2-YW-001)
关键词
北京科学讨论会
政治
科学
分类号
F279.24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259.2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张九辰.
希夏邦马峰考察与“北京科学讨论会”——施雅风院士访谈录[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2):165-17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孙鸿烈.
西藏高原的综合科学考察史[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84,19(2):10-1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5
1
艾素珍.
近十年来《中国科技史杂志》口述科技史工作概述[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30(3):314-318.
被引量:2
2
张辉,尹晓冬,段菲菲.
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初步研究——以两篇中国粒子物理报告为例[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36(4):548-562.
3
姚檀栋,王伟财,安宝晟,朴世龙,陈发虎.
1949-2017年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程[J]
.地理学报,2022,77(7):1586-1602.
被引量:13
4
徐杰忠,张毅恒,董范,喻平华.
我国登山运动发展价值与路径[J]
.体育文化导刊,2022(10):28-35.
5
吴福元.
希夏邦马六十年[J]
.岩石学报,2024,40(5):1365-1381.
同被引文献
14
1
刘川.
理论物理学与北京大学的理论物理学科发展[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z1):7-12.
被引量:1
2
龙期威.
访特里亚斯特国际理论物理中心[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7(4):36-40.
被引量:2
3
袁向东.
华罗庚致陈立夫的三封信[J]
.中国科技史料,1995,16(1):60-67.
被引量:6
4
关洪.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案例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2):97-103.
被引量:3
5
顾迈男.
访建筑史学宗师梁思成——回顾我的记者生涯(二)[J]
.新闻爱好者,2007(3):14-15.
被引量:1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案卷目录:1958-1965年相关档案.
7
龚昇.纪念华罗庚老师[J].数学通报,2000,(12):3-6.
8
丁兆君,胡化凯.
“层子模型”建立始末[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4):62-67.
被引量:8
9
张九辰.
希夏邦马峰考察与“北京科学讨论会”——施雅风院士访谈录[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2):165-172.
被引量:6
10
朱重远.
认认真真做学问 实实在在作贡献——我所知道的戴元本先生[J]
.物理,2008,37(5):348-3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张志辉,贾瑞,孙洪庆.
华罗庚与中国科大 龚昇、杨德庄先生访谈录[J]
.科学文化评论,2010,7(1):55-73.
被引量:5
2
张辉,尹晓冬,段菲菲.
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初步研究——以两篇中国粒子物理报告为例[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36(4):548-562.
3
王勇忠.
中印两国的早期科技交流与交锋(1950-1966)[J]
.科学文化评论,2022,19(4):57-68.
4
孙婧涵,尹晓冬.
物理学家萨拉姆与中国——从萨拉姆六次访华看他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0(3):116-126.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志辉,华飞,孙洪庆.
龚昇生平及学术贡献[J]
.科学文化评论,2014,11(6):87-103.
2
黄晓明,余欢欢,周国华.
教学相长 共创一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教学学习中心建设实践[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38(4):99-102.
被引量:2
3
欧阳顺湘.
协方差不等式的若干证明及其注记——兼论大学数学各学科教学的融合[J]
.大学数学,2022,38(5):81-88.
被引量:2
4
晏瑜敏,刘艳芳,杨忠鹏,林志兴,陈智雄,陈梅香.
华罗庚的矩阵情结与矩阵“打洞”技术的应用[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4(2):141-149.
被引量:1
5
付美榕,何诗田.
留美学人去留选择与职业生涯的心态史考察——以留美科协核心成员为例[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3,44(4):493-505.
1
顾迈男.
访建筑史学宗师梁思成——回顾我的记者生涯(二)[J]
.新闻爱好者,2007(3):14-15.
被引量:1
2
王骏.
科学与政治:干细胞研究之争在美国[J]
.科学文化评论,2005,2(4):101-108.
3
王玉娥.
我国网络文化的政治内涵及功用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4,0(9):28-31.
被引量:1
4
朱波.
用“好声音”讲述“好故事”[J]
.中国广播,2016(5):103-103.
5
李正风.
科学与政治的结合:必然性与复杂性[J]
.科学学研究,2000,18(2):9-15.
被引量:17
6
于晓凌,丁佳.
浅谈媒体三要素:真、导、雅[J]
.中国地市报人,2013(6):8-9.
7
郭士征.
关于住房保障的若干理论问题[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5):28-31.
被引量:9
8
李正风.
科学的政治化与科学的民主化——评《民主政治中的科学:专业知识、制度与代表》[J]
.科学与社会,2015,5(4):115-118.
被引量:5
9
姚三元.
创新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内涵[J]
.研究与交流,2001(6):17-21.
10
高淑媛.
迈向科学认识的新领域──简评《科学与政治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1998(3):158-158.
科学文化评论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