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层次、综合式大学生职业辅导模式探索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目前各高校在学生职业辅导中所普遍面临的系统模式缺乏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职业辅导相关工作的做法和实践经验,对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一套多层次、综合式的ODLFE模式,对现有职业辅导的目标、方式、内容、资源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为探讨职业辅导的建设和实践方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作者
韩威
祁金利
魏搏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职业辅导部副部长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5-37,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职业生涯辅导
高校辅导模式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5
1
王保义.
中西方大学生生涯辅导比较[J]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9):57-60.
被引量:12
2
石晓燕.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
.市场周刊,2007,20(12):101-102.
被引量:20
3
顾雪英.
论高校职业指导的递进式目标[J]
.教育与职业,2001(12):7-9.
被引量:29
4
李向明.
构建高校学生职业规划辅导模式的探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64-64.
被引量:11
5
马小辉,王利群.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05(8):45-4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郑洁.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被引量:247
2
钱伟,烟青.
中美高校就业指导之比较[J]
.北京教育(高教),2004(10):43-45.
被引量:14
3
徐颖云,蒋肖波.
西方生涯辅导理论对国内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542-544.
被引量:16
4
彭光成,何琦玲,于志杰.
现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5):71-73.
被引量:31
5
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6
雅克·德洛尔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1999年..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
黄天中.生涯与生活[M].中国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1.14.
共引文献
70
1
彭丽云,李良虎,黄一珊.
转变职业指导功能 促进大专生的发展性就业[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92-93.
被引量:3
2
肖爱连.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例[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261-262.
被引量:1
3
吴玉伟.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后心理状态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2):224-226.
被引量:2
4
杨佳能,黄媛.
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212-213.
被引量:2
5
秦海燕.
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
.传承,2008(20):102-103.
被引量:5
6
弓巧平.
高校“大德育”育人模式的构建[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8):825-828.
被引量:2
7
陈德明.
试论生涯辅导的预防性理念——兼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重构[J]
.教育与职业,2004(18):51-53.
被引量:8
8
陈德明.
生涯辅导的理念认识与机制建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117-120.
被引量:7
9
马小辉,王利群.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05(8):45-48.
被引量:3
10
马小辉,王利群.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的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49-5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5
1
沈文钦,王东芳,赵世奎.
博士就业的多元化趋势及其政策应对——一个跨国比较的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5(2):35-45.
被引量:71
2
陈德明.
试论生涯辅导的预防性理念——兼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重构[J]
.教育与职业,2004(18):51-53.
被引量:8
3
王孙禺,孔钢城,雷环.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1):10-15.
被引量:124
4
John Whitmore.Coachingfor Performance (second edition)[ M ].London: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1998.
5
Richard LDaft.Leadership:Theory and Practice (2rid Edition)[M].Texas:Harcourt Conege Pub hshing,1999.
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3.
7
章义伍.共赢领导力:提升领导能力的五种技术(第一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jyb.cn,2008-2-24.
9
韩威,魏搏,蔡甄.
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9):83-85.
被引量:35
10
崔智涛.
从美国生涯咨询的发展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问题与出路[J]
.全球教育展望,2009,38(5):80-8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6
1
韩威,魏搏,蔡甄.
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09(9):83-85.
被引量:35
2
张瑜.
论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嵌入[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62-63.
被引量:1
3
黄竹.
职业指导新技术、新方法或新工具推介——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推介[J]
.时代教育,2013(15):78-79.
被引量:1
4
高志刚,战燕,王刚,吕平.
生涯辅导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107-110.
被引量:1
5
黄辉.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辅导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6):240-240.
6
胡德鑫,金蕾莅,林成涛,王轶玮.
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工科博士职业选择多元化及其应对策略——以清华大学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7(4):72-77.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欧阳彦琨.
教练技术在大学生生涯指导中的应用[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S1):34-36.
被引量:11
2
张瑜.
论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嵌入[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62-63.
被引量:1
3
丁雯,揭平英.
论教练技术在高校实践指导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
.菏泽学院学报,2012,34(2):131-134.
被引量:7
4
邓然,尹启华.
大学生心智模式重塑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3):110-112.
被引量:4
5
李江丹.
教练式沟通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
.中国电子商务,2013(6):167-167.
被引量:1
6
黄竹.
职业指导新技术、新方法或新工具推介——体验式职业指导新方法推介[J]
.时代教育,2013(15):78-79.
被引量:1
7
叶大伟.
将教练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探索[J]
.科教导刊,2013(35):237-238.
8
聂宗省.
生涯辅导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J]
.消费电子,2014(8):228-228.
9
叶心宇.
教练技术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探索与实践[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76-81.
被引量:8
10
欧立光,苏丹.
项目驱动、教练技术与实践教学——1+X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中实践部分的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2):220-221.
被引量:5
1
符志伟.
高校大学生职业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7):224-225.
2
尹兆华,韩经.
大学生职业辅导类课程教学本土化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1(5):78-80.
被引量:5
3
张翌鸣,刘雁伶.
校职过渡期大学生职业辅导新进展[J]
.教育与职业,2014(36):88-90.
被引量:1
4
黄联国,陈式座.
高校大学生职业辅导发展趋势的探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241-242.
5
黄辉.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辅导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6):240-240.
6
田娟,焦冬梅,田雪芹,曾祥岚.
自我概念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8):26-27.
被引量:2
7
黄意斌.
“四位一体”基础教育系统模式的探索[J]
.新课程(小学),2014,0(4):4-5.
8
李利霞,黎赔肆.
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方法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3):89-91.
被引量:12
9
邹华仙.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
.文理导航,2009(8):38-38.
被引量:3
10
粟晏.
霍兰德人格类型论在大学生职业辅导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27):144-145.
被引量:2
教育与职业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