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文化、文学中的“色戒意识”与张爱玲的逆向书写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禁欲主义"经由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双重阐释积淀为一种"色戒意识"并渗透于传统文学叙事中。这种古老的"禁欲主义"的幽灵虽经"五四"现代启蒙思想的强光照射,却并未消失,而是依旧隐现于新文学的创作中。到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笔下,这种传统的"色与戒"的两难更变相为"情爱与革命"的冲突并一直影响到50—70年代的文学叙事。张爱玲的《色.戒》是一个异数,她是以一种"逆向书写"为以往父系意识形态下的"色戒"重新释义。这种"阴性叙事"解构了宏大的革命乌托邦和英雄话语,显示出了别样的审美意蕴。
作者 王桂妹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0-145,共6页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丁玲.韦护[M]//丁玲文集:第1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 2华汉.转变[M].上海:湖风书局,1932.
  • 3贺桂梅.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69-92. 被引量:28
  • 4张爱玲.色·戒[M]//张爱玲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 5《法句譬喻经》卷4,转引自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第2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 62007年12月4日《文艺报》对《色·戒》的集中评述.

二级参考文献27

  • 1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J].创造月刊,1928,2(1).
  • 2钱谦吾.《丁玲》[A]..《现代中国女作家》[C].北新书局,1931年8月..
  • 3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A]..《丁玲文集》卷5[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84页.
  • 4[日]野泽俊敬.《<意外集>的世界》.《丁玲研究在国外》.第254页,孙瑞珍,王中忱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 5茅盾.《女作家丁玲》[J].文艺月报,.
  • 6何籁(茅盾).《“革命”与“恋爱”的公式》[J].文学,1935.
  • 7丁玲.《我的自白—在光华大学的讲演》[J].读书月刊,1931,.
  • 8丁玲.《对创作上的几条具体意见》(1932).《丁玲全集》卷7,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9心如.《打倒智识阶级口号中所认识到的》[J].一般,1927,.
  • 10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A]..《蒋光慈文集》4卷[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88页.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30

  • 1郜元宝.都是辩解——《色·戒》和《我在霞村的时候》[J].文艺争鸣,2008(4):134-140. 被引量:10
  • 2王新梅.《色·戒》的性别意识解读[J].电影评介,2008(6):66-67. 被引量:2
  • 3陈曦.女性的宿命与虐恋的选择——论张爱玲小说《色·戒》的主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5):56-59. 被引量:1
  • 4张爱玲.《惘然记》,见《郁金香》第462页.
  • 5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典藏全集》第3卷,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 6张爱玲.《色,戒》,张爱玲著.《剧作暨小说增补.情场如战场等三种》,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196页.
  • 7张爱玲.《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见张爱玲著.《散文卷四.1952年以后作品》,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 8李欧梵.《苍凉与世故》,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25、26、99页.
  • 9周蕾著,蔡青松译.《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2、183页.
  • 10余斌.《(色·戒)考》.陈子善编.《重读张爱玲》,上海书店2008年版,第391页.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