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4-15,共2页
Architectural Journal
参考文献1
-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同被引文献86
-
1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刘慧,高晓路.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6):883-887. 被引量:221
-
2刘金万.《易经》阳爻、阴爻和卦画的哲学意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1):112-118. 被引量:1
-
3周如昌.对我国乡村城镇化的一些看法[J].中国农村经济,1985(12):1-8. 被引量:5
-
4杨建军.关于逆城市化的性质[J].人文地理,1995,10(1):28-32. 被引量:10
-
5张善余.逆城市化——最发达国家人口地理中的新趋向[J].人口与经济,1987(2):57-62. 被引量:19
-
6宁越敏.论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兼论我国大城市的发展问题[J].城市问题,1990(4):4-10. 被引量:12
-
7唐明邦.《易经》中时辩证思维萌芽[J].周易研究,1989(1):39-45. 被引量:2
-
8陈传康.区域概念及其研究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6,5(1):10-14. 被引量:11
-
9张奎燕.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1995(1):36-38. 被引量:5
-
10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561
引证文献6
-
1谢怀建,雷亨顺.重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生态原则[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2):7-10.
-
2程前昌.乡村(农村)、城镇(城市)与区域(空间)之间的内涵关系辨析[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0(3):15-20. 被引量:2
-
3周佳,李忠富.我国逆城市化研究及其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32):57-59. 被引量:6
-
4陈红爱.“逆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4):49-54.
-
5梅莹.中外“逆城市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对比——基于CiteSpace的文本可视化分析[J].未来与发展,2022,46(3):55-64. 被引量:1
-
6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0(5):94-99.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25
-
1李嘉岩.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量[J].经济管理,2005,31(23):10-13. 被引量:4
-
2吴敏先,张永新,张学凤.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新进展(2002~2004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6):97-108.
-
3邬冰.辽宁“五点一线”经济带城市化水平及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591-593. 被引量:2
-
4邬冰.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33-36. 被引量:15
-
5丁芸.在城市化发展中合理利用城市土地[J].中国市场,2008(52):223-224. 被引量:6
-
6王雪丽.双重挑战下的中国城市化未来发展问题初探[J].理论与现代化,2010(4):27-30. 被引量:5
-
7袁敏芳.提升兵团城镇形象 促进兵团城镇可持续发展[J].兵团党校学报,2010(6):23-25.
-
8王雪丽.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县关系的逻辑演化与重构——兼论“省直管县(市)”改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5):88-93. 被引量:4
-
9卢淑清.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探讨[J].商业时代,2012(17):140-142. 被引量:1
-
10王军.“逆城市化”:理论、现状与反思[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3(22):41-45.
-
1刘玉刚.拆解供求链 看上海楼市未来[J].城市开发,2010(8):68-69.
-
2胡晓鸣,王蓉.当前我国新城建设的动力因素探析[J].特区经济,2006(3):308-309. 被引量:6
-
3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1999(1):69-72. 被引量:58
-
4李小汇.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路径[J].中国金融,2014(12):77-78.
-
5王玉,燕俊儒.我国逆城市化背景下乡镇国道绿地景观设计策略探究[J].现代园艺,2016,39(16):95-96. 被引量:1
-
6沈昕,刘贺.对中国逆城市化的一些思考[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7):16-16.
-
7孙来斌,姚小飞.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6(4):52-57. 被引量:4
-
8陈伯君.以“逆城市化”医治“城市病”[J].中州建设,2008(19):38-38.
-
9国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渝召开[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1989,27(1):17-17.
-
10郎咸平.中国的逆城市化之殇[J].城市住宅,2012,19(6):42-45.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