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分析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差异,探讨了体育隐蔽课程的内隐性,文化的多元性、相对稳定性、灵活多样性和结果的难预测性等特征,指出体育隐蔽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并提出要重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文化教育价值,有意识地引导、实施;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表作用,增强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意识;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学校及班级体育氛围;对体育隐蔽课程效果的评价和量化研究等建议.
作者 房斌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61-162,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9

  • 1洪丕熙.暗示学的理论根据和它的原则[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782.
  • 2(美)莫里斯·L·比格 著 张敷荣 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4.
  • 3陈伯璋.潜在课程的概念分析[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印行,1987.96.
  • 4Scotter,R.. D.V. & Others.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M]. Social Perspective, New York : Macmillan, 1979: 272.
  • 5Saylor,J. G. & Alexander W. m. Planing Curriculum for Schools [M], 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 1974,2~6.[M], 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 1974,2~6.
  • 6刘佛年.关于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中学教育,1987,:36-38.
  • 7季诚钧.现代家校结合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1997(1):37-40. 被引量:10
  • 8王加强.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设想与实施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1):85-87. 被引量:24
  • 9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0(12):19-24. 被引量:94

共引文献84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