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的虚伪等级制——转型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探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权力场境下的人际关系分为两种:有尊卑的等级制与无尊卑的等级制。由于社会的文化变迁,虽然尊卑的文化再生产机制已经丧失,但是由于社会记忆、路径依赖等因素,本应该是无尊卑的等级制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却蜕变为一种虚伪的等级制。在详细分析了虚伪等级制的产生机制之后,以其为分析工具,对某些社会现象尝试进行新的阐释。
作者
杨春华
机构地区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8-41,共4页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人际关系
虚伪等级
中国社会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2]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55.
2
[3]FRANCIS L K Hsu.Americans and Chinese:Reflections on two cultures and their people[M].New York:Garden city press,1970.
3
何包钢,王春光.
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7(3):56-73.
被引量:140
4
刘治旭.
农村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对四川省两种村落的社会调查[J]
.理论与改革,2001(5):22-2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
王春光.2006,《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与村民自治》,为国家民政部课题撰写的报告.
3
戴维·格伦斯基.2006,《社会分层》,北京:华夏出版社.
4
Calhourn, Craig (ed.) 1996,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5
Dryzek, John S. 1990, Discursive Democroacy: Politics, Policy and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Dryzek, John S.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Fung, Archon & Erik Olin Wright (eds.) 2003, Deepen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London: Verso Press.
8
He, Baogang 1997,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London: Mac Millan.
9
He, Baogang 200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Grassroots Governance: Five Models.” Japanese Jounud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
10
Saich, Tony 2004,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Palgrave Macmillan.
共引文献
139
1
庄文嘉,马铭.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空心化与村级公共项目投入——基于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村庄追访数据分析[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0(1):192-207.
被引量:2
2
邱新有,黎星.
村委会选举的制度与理念认同——以农民文化心态为视角[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18-24.
被引量:4
3
郭雄超,邓谨.
乡村协商民主的大众化途径研究[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4):36-39.
4
邱国良,戴利朝.
困境与出路:协商民主与村级选举制度的完善——以江西省若干村选举为研究对象[J]
.求实,2007(11):88-91.
被引量:4
5
杨春华.
转型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探秘[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107-110.
被引量:2
6
刘海涛,冯后礼.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与问题刍议[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8-10.
7
王春英.
公共参与的基层实践:农民自治组织的培育及其发展困境[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1):5-8.
8
刘海涛,冯后礼.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与问题刍议[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23-26.
9
吴碧君.
多元与共识: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趋势[J]
.学理论,2009(6):13-15.
被引量:3
10
李强彬.
我国协商民主研究进展与展望[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36-39.
被引量:2
1
杨春华.
转型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探秘[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107-110.
被引量:2
2
顾东辉.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十年:自我增能与“促境美好”[J]
.中国民政,2016(23):27-28.
被引量:2
3
顾东辉.
社会工作项目的结果评估[J]
.中国社会工作,2008(36):61-61.
被引量:4
4
李卫东,尚子娟.
男孩偏好作为一种生育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J]
.妇女研究论丛,2012(2):36-43.
被引量:9
5
刘强.
和谐美的心理构成与社会价值[J]
.前沿,2010(3):167-170.
6
时聪聪.
冲突与共识——从身体视角看现代社会秩序的实现[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9(4):11-14.
被引量:1
7
银平均,黄文琳.
社会排斥与中国农村贫困再生产机制关系探析[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0(1):101-108.
被引量:6
8
于铁山.
相对剥夺视角下的权力腐败研究——基于广东15个腐败个案的实证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29(2):92-95.
被引量:1
9
顾东辉.
发展的中国需要社会工作“心事业”[J]
.中国社会工作,2010(31):1-1.
10
林晓兰.
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6):23-30.
被引量:1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