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河油田曙1-6-12块大凌河油层地层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曙1-6-12块大凌河油层层序地层的分析研究,搞清了其地层的分布型式,并以小层为单位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储层的发育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该断块进一步的滚动开发奠定了地质基础。
作者
张鹰
机构地区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446,共3页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关键词
大凌河油层
地层层序
地层对比
辽河油田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吴崇筠 薛叔浩.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48-77.
2
马玉龙 等.辽河油区勘探与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95
1
黄世伟,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董同武.
赤水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5):487-491.
被引量:11
2
方杰,赵力民,赵太良,刘建军.
用层序地层学构建辫状河三角洲岩性油藏地质模型[J]
.石油学报,2004,25(5):29-33.
被引量:15
3
赵德力,南红丽,方欣欣,吴官生.
地球化学特征在判别三塘湖盆地沉积古环境中的应用[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26(3):27-28.
被引量:4
4
安作相.
当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三个认识问题[J]
.新疆石油地质,2001,22(1):70-74.
被引量:3
5
单俊峰,陈振岩,张卓,袁选俊.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古潜山的油气运移条件[J]
.现代地质,2005,19(2):274-278.
被引量:36
6
陈晓慧,张廷山,谢刚平,胡东风,姜照勇,黄世伟,兰光志.
贵州赤水地区须家河组的储集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3):293-297.
被引量:5
7
岳大力,吴胜和,林承焰,李燕.
山东五号桩油田桩74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措施[J]
.现代地质,2005,19(3):441-448.
被引量:13
8
黄郑,刘斌.
北马庄油田南部扇三角洲储集体沉积特征[J]
.海洋石油,2005,25(3):24-28.
被引量:4
9
关德范,王国力,张金功,王捷.
成烃成藏理论新思维[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5):425-432.
被引量:19
10
穆星,印兴耀,王孟勇.
济阳坳陷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研究[J]
.石油物探,2006,45(4):351-356.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4
1
赵翰卿.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与我国的小层对比[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1):5-9.
被引量:77
2
张冬玲,鲍志东,杨文秀.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及主控因素分析[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2):10-12.
被引量:31
3
许仕策,杨少坤,黄丽芬.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的应用[J]
.地学前缘,1995,2(3):115-123.
被引量:15
4
梁江平,王丽静,李慧勇,马洪,王树恒.
松辽拗陷深水湖盆层序地层格架及地层圈闭分布模式[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1):8-11.
被引量:8
5
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三):辽河油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6
卢宗盛.欧利坨子地区高垒带储层评价[R].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3.
7
马玉龙 等.辽河油区勘探与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8
杨双,史丹妮,李国斌,赵为永.
欧利坨子油田欧31块沙三段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10):70-72.
被引量:1
9
罗东明,谭学群,游瑜春,刘建党,冯琼,刘忠群.
沉积环境复杂地区地层划分对比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1):38-44.
被引量:26
10
陈祥荣.
对辽河油田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的一点看法[J]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7,19(4):62-6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张景军,柳成志,杜先芳,于泗海,陈元春.
欧利坨子地区沙三上段地层划分与对比[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35(1):30-3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刘洪林,张吉凯,阎百泉.
三角洲前缘相储层时间单元对比方法和技术[J]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23(1):60-62.
被引量:2
2
赵晓东,杨少春,陈宁宁,张喜,陈国宁.
沉积认识下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J]
.地质论评,2013,59(4):656-664.
被引量:2
3
常胜春.
浅析煤田勘探中煤岩层对比存在的问题[J]
.科技风,2013(19):238-238.
被引量:2
4
吴炳伟,陈昌,崔晓磊,周铁锁,张子璟,王建飞,张东伟,李敬含,孙转,翁文胜,张静.
辽河断陷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标志研究[J]
.地质与资源,2023,32(6):720-731.
被引量:1
1
魏福军,朱伟.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二叠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20(6):4-5.
被引量:9
2
姜维寨,周昊,井翠,王锁涛,孟宪军,孙红华.
综合录井在页岩气优快钻井中的应用[J]
.录井工程,2016,27(2):24-28.
被引量:1
3
李素梅,张爱云,王铁冠.
原油中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型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1(2):118-122.
被引量:17
4
柳春松,吴仕贤.
地质录井技术在陈3平1井A靶点地质导向中的应用[J]
.小型油气藏,2004(2):41-44.
5
刘双莲,李浩,关会梅,谢西纳.
影响陆成断块油藏微生物单井吞吐效果的地质因素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4):121-123.
6
夏保华,周卓明,孙雪霞,赵连杰,张慧.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型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4):385-387.
被引量:2
7
薛新克,侯连华.
乌尔禾油田克拉玛依组储层敏感性差异及工艺措施优选[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3):67-70.
被引量:4
8
冯建伟,戴俊生,杨少春,毛绪振.
相带约束的测井储层精细评价——以广利油田莱1断块沙四段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5):31-35.
被引量:1
9
尹中民,单业华.
利用岩心资料估测地下一组裂缝分布的原理和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1999,21(4):346-351.
10
王小军,丁全军,忤伟,曲剑.
薄层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赵平3井的应用[J]
.中外能源,2010,15(7):60-64.
被引量:15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