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顿河之风:肖洛霍夫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肖洛霍夫对中国作家影响颇深。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客观真实的创作原则、关注普通人命运的创作立场、魅力无穷的人性刻画以及魂牵梦萦的乡土情结。中国作家在吸收和借鉴肖洛霍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还继承了本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作者 刘祥文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2,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肖洛霍夫研究史"(项目编号:05BWW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苏]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后记)[M].贺非,译.上海: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
  • 2钱晓文.论肖洛霍夫的创作个性及其形成[J].外国文学研究,1993,15(1):101-106. 被引量:4
  • 3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470.
  • 4[德]莱辛.汉堡剧评.世界文学,1981,(10).
  • 5郑恩波.刘绍棠与肖洛霍夫[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5):79-86. 被引量:6
  • 6周立波.周立波选集(第6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6

  • 1[苏]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后记[M].贺非,译.上海: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
  • 2[苏]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M].金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 3[清]张穆.阎若璩年谱[M].邓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 4孙犁.孙犁文集·自序[M]//孙犁.孙犁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 5孙美玲.肖洛霍夫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470.
  • 6王志耕.人与历史的对话:肖洛霍夫解读——读刘亚丁《顿河激流——解读肖洛霍夫》[J].俄罗斯文艺,2003(4):55-5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