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情况的通报
被引量:24
出处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年第3期285-288,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同被引文献191
-
1姚吉成.高校学生食堂饮食卫生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75-376. 被引量:38
-
2惠志祥.对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1):36-38. 被引量:38
-
3龚霄,陈盼.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J].肉类研究,2008,22(5):52-60. 被引量:14
-
4刘琳.肉类微生物学(三)肉中革兰氏阴性食源性致病菌[J].肉类研究,2008,22(6):32-46. 被引量:5
-
5卫生部关于2003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3):268-270. 被引量:17
-
6王晓君.初夏熟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4,17(5):437-438. 被引量:4
-
7王刚,卢行安,秦成,吴斌,邱阳.PCR技术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基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2):186-187. 被引量:9
-
8张严峻,张俊彦,梅玲玲,王志刚,朱敏,王赞信.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型和分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6):682-684. 被引量:116
-
9黄润生,刘凤勤.学校集体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其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4):516-516. 被引量:1
-
10董邦权,李恩善,韦强,杨琨,刘崟,白钢,金伯泉,雷祚荣,郑玉玲.抗D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J].单克隆抗体通讯,1995,11(3):22-2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24
-
1焦凤兰.某市7起学校食物中毒案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757-758. 被引量:3
-
2唐雨德,梁洪军,周东明,王永山,陈琼,乔建中.应用多重PCR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1366-1369. 被引量:5
-
3胡燕.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6):1034-1035. 被引量:8
-
4胡萍,李红,韩淑杰,邓建和,成斌.深圳市2005—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3):55-57. 被引量:2
-
5胡承康,白玉成.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5):427-430. 被引量:7
-
6陈玉娟,姚应水.2005~2009年学校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81-85. 被引量:9
-
7汪永禄,王多春,郑锦绣,詹圣伟,陶勇,王利,闫笑梅,陶晓霞,张建中,阚飙.马鞍山市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特征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0):826-829. 被引量:2
-
8庞璐,张哲,徐进.2006—2010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简介[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6):560-563. 被引量:129
-
9禹雪,张宇,王世平,郑芬红,杨超,吴群红.2006-2010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11(4):268-270. 被引量:16
-
10张红芝,朱召芹,陈海丽,崔琳,刘钥,孙双福,顾其芳.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肠毒素基因分布及分型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5):417-42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341
-
1霍龙霞,徐国冲,许玉君.相互关联性如何形塑政策工具选择:基于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分析[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2(1):142-166.
-
2邓雯文,曾德唯,吴小花,田渝,甘忠志,叶孟良.季节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在食源性疾病发生预测中的作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22(3):197-202. 被引量:2
-
3柏丽丽,郭娟,朱月潜,朱维维.2017—2020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J].医学动物防制,2023,39(1):68-73. 被引量:2
-
4程家国,谭晓东,杨彩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理市食物中毒及处置情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0(3):272-277. 被引量:7
-
5李代波,黄建军,郭德镔,李芬香,陈荣华,邹琦,谢晓波,周志坚,严华成.一起由沙门氏菌合并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2):202-205. 被引量:2
-
6何雪萍,余华,邹立扣,安微,严玉宝,郑晶,陈姝娟.成都市进出口动物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4):1327-1333. 被引量:9
-
7余艳,赵上瑛,杜雪飞,乔梦凯,史小超,王璇,斯佳丽.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与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12):1741-1744. 被引量:2
-
8赵雯婧,王孝文,宋秋坤,李江敏.201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1,32(5):400-403. 被引量:10
-
9宋秋坤,赵雯婧,王轶,郭晏强,李爱军,张璐.一起农村宴席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1(3):252-255. 被引量:7
-
10蒋拥军.2013年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4,22(10):139-139. 被引量:1
-
1卫生部关于2006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4):368-371. 被引量:16
-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报告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4):354-355.
-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21(3):285-287. 被引量:8
-
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0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5):479-480.
-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第三季度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1):78-80. 被引量:2
-
6卫生部关于2007年第一季度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5):469-471.
-
7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第二季度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5):471-474.
-
8卫生部关于200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3):269-271. 被引量:25
-
9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第三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21(6):564-566.
-
1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4):381-38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