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油气再次运移与陕北气区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根据天然气性质及盆地构造演化史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奥陶系顶部侵蚀带气藏的形成经历了两次运移和聚集过程。第一次运聚发生在海西运动期,该期末于中央隆起区形成了巨大的以油为主的含油气区;第二次运聚发生在印支—燕山运动期,由于中央隆起融汇入陕北斜坡,加之已聚集的石油被裂解成天然气,于是天然气从中央隆起向东发生再次运移,形成了陕北气区。指出,包括所谓的中央隆起在内的陕北地区都是值得勘探的。
作者 安作相
机构地区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22,共7页 Natural Gas Geo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2

共引文献162

同被引文献32

  • 1陈安定.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J].石油学报,1994,15(2):1-10. 被引量:107
  • 2安作相.沪州古隆起与川南油气[J].石油实验地质,1996,18(3):267-273. 被引量:38
  • 3安作相.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再次运移[J].新疆石油地质,1996,17(2):188-193. 被引量:26
  • 4戴金星 戚厚发 等.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卷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 5邓鸣放 陈伟煌.崖13-1大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天然气地质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73-81.
  • 6安作相.中国沉积学(第三十五章).中国陆相含油气岩系的生储盖组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883-896.
  • 7邱中建 龚再升 等.含油气盆地早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J].石油学报,1983,4(3):23-34.
  • 8龚再升 邱中建 等.含油气盆地早期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局部圈闭评价[J].石油学报,1983,4(3):35-44.
  • 9张泉兴.崖13-1气田油气运移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87,1(2).
  • 10张启明 刘福宁 等.莺歌海超压体系与油气聚集[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3,7(2):1-1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