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成渝“实验区”背景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研究——以成都市郊区为例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是来自基层农民实践的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极具活力,但还存在着不规范和欠成熟。重庆和成都两市应当借助"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快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创造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与制度,使之"自下而上"成为政府引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作者
林冬生
机构地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0,共2页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成渝“实验区”
农村土地
股份合作
制度变迁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6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3
1
城乡一体化前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成都个案[J]
.改革,2007(9):65-71.
被引量:4
2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创新农村经营方式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工作研究,2006,(49).
3
成都市农用地流转及耕地保护问题研究[R].四川社科院和成都市统筹委联合课题组,200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林毅夫.《关于制度交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2.第371-409页
2
戴维思,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95-326页
3
戴中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原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
.农村经济,2004(1):27-29.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3
1
王永生,李少武,吴涛.
土地制度创新:模式选择与制度困境--基于“龙华实践”及其研究的一个反思[J]
.学术论坛,2008,31(11):93-97.
被引量:2
2
王永生.
强制性制度下如何看待城乡一体化——与“龙华实践”课题组商榷[J]
.改革,2008(12):148-150.
被引量:1
3
张建华.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J]
.农业经济问题,2010,31(12):12-1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65
1
邱国良,邱新有.
村庄政治视野下的农地制度构建考察——江西省仲村土地调整个案的研究[J]
.农业考古,2006(3):37-42.
被引量:2
2
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卢本,曲福田.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J]
.江海学刊,2001(2):9-15.
被引量:66
3
伍旭中.
当代中国农业的功能和基础地位:基于过渡农业的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6):658-662.
被引量:4
4
靳相木,杨学成.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的变通性、阶段性和一贯性[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0-14.
被引量:4
5
姚洋.
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J]
.中国农村观察,1999(2):18-23.
被引量:139
6
钱忠好.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J]
.江苏社会科学,1999(1):1-8.
被引量:31
7
刘旺洪,刘敏.
永佃权制度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J]
.江苏社会科学,1998(6):75-80.
被引量:8
8
龚启圣,刘守英.
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J]
.中国农村观察,1998(2):20-27.
被引量:103
9
姚洋.
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1998(6):3-12.
被引量:296
10
钱忠好.
土地所有制功能与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再论农村土地的复合所有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3):11-1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康纪田,黄永香.
农村矿业用地遴选股份合作的制度创新[J]
.学术论坛,2009,32(10):139-144.
被引量:1
2
黄伟.
农地流转中对农民权益保护的个案调查[J]
.经济纵横,2010(6):88-92.
被引量:1
3
康纪田.
股份合作是获取矿业用地的基本途径[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8):27-30.
被引量:4
4
陈会广.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4):76-91.
被引量:6
5
周同藩,柳建平.
正式制度凝固、诱致性制度变迁发散——法律与产权角度的中国农地制度解读[J]
.商业时代,2012(9):109-111.
6
柳建平,闫然.
农地制度变革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2012(4):27-31.
被引量:7
7
柳建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的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2013,31(1):68-73.
被引量:4
8
信桂新,杨朝现,邵景安,钟守琴,魏朝富.
基于农地流转的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技术体系优化及实证[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6):246-256.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陈美玲.
山地流转现状与问题研究[J]
.经济管理文摘,2019,0(14):99-100.
2
倪有亮,金诚谦,陈满,王廷恩,李泽峰,袁文胜.
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40(12):17-25.
被引量:23
3
于冬.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J]
.区域治理,2019,0(3):121-121.
4
殷莉,华中煜.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
.当代经济,2013,30(21):71-73.
被引量:1
5
陈美景,冯广京,薛翠翠.
2010年国内土地科学重点研究评述及2011年展望[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89-96.
被引量:2
6
黄花.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展望[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141-147.
被引量:8
7
袁国龙,林金忠.
农业土地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转型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11-20.
被引量:9
8
张学敏.
离农分化、效用差序与承包地退出——基于豫、湘、渝886户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3(5):44-52.
被引量:39
9
李梦璐,刘迅.
台湾农地制度变革及其与中国大陆的比较研究[J]
.特区经济,2013(8):82-84.
被引量:1
10
论卫星,杨林生.
农业散户与农业大户间土地流转障碍探析[J]
.商业研究,2014(5):80-87.
被引量:1
1
林冬生.
成渝“实验区”背景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研究——以成都市郊区为例[J]
.四川农场,2008(4):21-23.
2
隋文香,王竞佼.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特征和模式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6X):5-9.
被引量:9
3
刘霄宇.
拓宽农民增收路——长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纪实[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0(8):13-13.
4
金永成.
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 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对霍邱县三流乡曹墩村试点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研报告[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6):32-33.
被引量:2
5
郭登明,刘国华,郑磊.
创新机制 土地“生”金[J]
.江苏农村经济,2008(8):15-15.
6
黄伟.
农地流转中对农民权益保护的个案调查[J]
.经济纵横,2010(6):88-92.
被引量:1
7
纪春明.
扬州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7(9):8-10.
8
柳建平,张永丽.
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J]
.经济纵横,2007(10X):89-92.
被引量:6
9
张永丽,杜隽.
发展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23(5):28-34.
被引量:2
10
于璇.
我国二元结构的具体表现与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进行转型的关键[J]
.时代经贸(下旬),2013(4):159-160.
农村经济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