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犯罪人的本质属性辨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犯罪人与未犯罪者的差异是什么,一直是犯罪心理学家们所关心的。从犯罪行为的社会属性与法律属性上,我们很容易得出对其特征的描述,而从犯罪人本体角度去认识,尚难以发现特征的显著差异。从人格的角度去认识犯罪人,是我们发现犯罪人本质特征的视角,但在明确人格作用的同时,不可忽略情境、情绪、社会关系等变量的作用,同时有必要研究犯罪人的人格机制。
作者 马皑 张绍刚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9-170,共12页 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第1388页
  •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鞋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 3《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5[美]诺埃尔·W·史密斯.《当代心理学体系》,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 7[日]木村龟二 顾肖荣译.《刑法学词典》[M].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49页.第350页以下.第327页.
  • 8陈兴良.“犯罪价值论”,载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刑事法瞭望》1995年第6期.
  • 9马皑.再论犯罪选择[J].中国监狱学刊,2006,21(4):64-71. 被引量:6
  • 10[美]Jerry M.Burger著.《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100

共引文献1206

同被引文献34

  • 1张文.“非犯罪人化”刑事政策初探[J].法学杂志,2007,28(4):2-5. 被引量:13
  • 2郑日昌 蔡永红 周益群 著.心理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62.
  • 3张丽卿.司法精神医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4-18.
  • 4肖剑鸣.犯罪演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7-120.
  • 5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 6[美]布赖恩·C·杰恩.“审讯的心理学原理”,载弗雷德·英博等《审讯与供述》,何家弘译,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 7薛巍.“中情局审讯备忘录”[J].三联生活周刊,2009,.
  • 8章名岂.“美军要吐露审讯技巧:内容十分详细效果难以预料”,载《环球时报》2006年6月17日.
  • 9张文,刘艳红,甘怡群.人格刑法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 10[意]菲利.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