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宋代理学对儒家诗教的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程朱理学的理论是以原儒为本色,吸收佛、道的合理内核,将儒学教化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理论水平。儒家诗教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经过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和二程“作文害道”说的发展,到了朱熹“文从道中流”的观点明确了文与道的辩证关系。道学和文学实现了自然而非勉强的融合,文学从里到外成了道化的文学,标志着道家文学理论的成熟。
作者
王彦秋
机构地区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理学
儒家诗教
宋代
文学理论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刘景文.
儒家“诗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11):40-40.
2
牛宏宝.
从儒家诗教到“超功利说”——西方启蒙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矫正[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8(1):30-35.
被引量:1
3
王璇.
才能容易蒙蔽德行[J]
.人事天地,2008(7):47-47.
4
黄克剑.
孔子“诗教”论略[J]
.哲学动态,2013(8):50-58.
被引量:5
5
张轩辞.
诗歌与教育——儒家诗教与普鲁塔克诗学[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4):102-108.
被引量:2
6
陶武先.
赞屠呦呦(外四首)[J]
.岷峨诗稿,2016,0(1):2-6.
7
马璐璐.
悲美之音——曹操文学思想探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110-112.
8
苏禅.
神寻者之大猎物[J]
.武侠故事,2013,0(12):35-42.
9
延玥.
礼的内在化运动背景下《孔子诗论》特征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4(10):128-130.
10
王彬,江娇娇.
儒家诗教的另一支流[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12):73-76.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