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54,共2页
Journal of Technic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37
-
1曹雷.面向专利战略的专利信息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3):97-100. 被引量:60
-
2刘林青,谭力文.国外“专利悖论”研究综述——从专利竞赛到专利组合竞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4):10-14. 被引量:37
-
3刘婷婷,朱东华,胡望斌.基于专利投资组合方法的专利信息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S):128-129. 被引量:6
-
4靳霞,朱东华,刘志强.基于专利信息的专利战略决策支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5(11):57-58. 被引量:7
-
5刘婷婷,朱东华.基于专利投资组合理论的专利战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6,25(1):8-9. 被引量:21
-
6谭思明.专利组合分析:一个有效的企业竞争战略决策工具[J].情报杂志,2006,25(4):23-25. 被引量:22
-
7王玲,杨武.基于中国创新实践的专利组合理论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3):546-550. 被引量:17
-
8徐绪松,魏忠诚.专利联盟中专利许可费的计算方法[J].技术经济,2007,26(7):5-7. 被引量:8
-
9孙耀吾,曾科,赵雅.基于专利组合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动力与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1):123-132. 被引量:20
-
10康宇航.基于多维标度的专利组合图谱绘制及应用[J].科学学研究,2009,27(1):30-3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5
-
1肖河曼,成思源,杨雪荣,李苏洋,张海燕.基于功能相似矩阵的异类产品专利规避设计[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8,35(5):5-10. 被引量:4
-
2卞秀坤,郑素丽,诸葛凯,张勇.基于ISM模型的企业专利组合核心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3):95-100. 被引量:5
-
3陈朝晖,周志娟.基于FANP方法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设计及应用研究——以“深圳大疆”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5):18-26. 被引量:15
-
4江子萱,鲍新中,王丽.技术并购专利组合特征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PSM方法的实证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7):157-164.
-
5朱晓芳,马路.中医药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33):92-94. 被引量:1
-
1刘杰,宋江蔚.企业竞争中的专利网战略[J].财经研究,1997,23(8):19-22. 被引量:2
-
2刘杰,宋江蔚.企业竞争中的专利网战略[J].经济管理,1997,23(10):42-44.
-
3李宗芳.企业的专利伞战略——索尼的启示[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6):131-132. 被引量:1
-
4郑旭,杨军.中国企业专利策略开发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09(11):76-77.
-
5杨振宇.撕破专利网[J].时代经贸,2006,4(6):62-64. 被引量:1
-
6谢红.专利工作及专利文献在国企中的作用[J].决策咨询通讯,2001,12(2):62-64. 被引量:1
-
7高通模式:强大专利网带来定价权[J].新财富,2008(10):103-104.
-
8唐恬.解读企业专利防御战略[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49-51. 被引量:1
-
9朱根发.实施专利战略刻不容缓[J].现代商贸工业,2003(3):24-27. 被引量:4
-
10徐斐,李品娜,黎薇,陈欣,孙彩虹.朗科专利战略的分析和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2):67-70.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