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祭祀圈、信仰圈、文化圈之刍议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祭祀圈、信仰圈和文化圈是人类学界不同时期内的三个影响颇大,研究颇深的概念。三者同是着眼于对文化事项的研究,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与本质联系在人类学界还未曾被全面细致的阐述过。本文重在从此方面来阐释祭祀圈、信仰圈和文化圈这三个概念,试图找出其内在本质中的一脉相承性。
作者
任桂香
机构地区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6期60-60,53,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祭祀圈
信仰圈
文化圈
文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陈华文.
论民俗文化圈[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6):39-40.
被引量:14
2
范涛.
林美容教授在民间信仰研究中的开拓与创新[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5):47-4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吴燕和,袁同凯.
族群意识·认同·文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47-51.
被引量:18
2
高丙中.
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J]
.社会科学战线,1992(3):328-335.
被引量:12
3
陈力.
论民俗本质——再论民俗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J]
.民俗研究,1992(2):1-8.
被引量:5
4
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7,(62).
5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A].张炎宪.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三)[C].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
6
林美容.彰化妈祖的信仰圈[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0,(68).
7
林美容.台湾区域性宗教的社会文化基础[J].东方宗教研究,1990,(2).
8
陈华文.民俗生活论[J].民族文化,1984,(5).
共引文献
14
1
王乐.
部落底色与政策绩效:集体化时期达拉特旗的男女“同工同酬”研究[J]
.中国农村研究,2020(1):25-43.
2
余媛媛.
试论壮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建[J]
.百色学院学报,2003,17(2):127-132.
被引量:6
3
李伟.
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143-146.
被引量:31
4
李建平,李再燕.
论土家摆手舞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8):109-111.
被引量:3
5
程洁.
城市民俗圈理论及其与城市文化分层的关系[J]
.学术月刊,2011,43(6):98-102.
被引量:3
6
姜又春.
民俗传承论[J]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3):140-146.
被引量:17
7
龙晓添.
“风土”民俗观——作为民俗文献的《风土记》[J]
.农业考古,2012(6):310-315.
被引量:1
8
邓苗.
民间仪式与地方社会的多元互动——以温州老殿后杨府爷神诞为例[J]
.中原文化研究,2013,1(3):124-128.
被引量:1
9
王祖恒,孟俊峰.
试析灵壁钟馗画的价值[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4(3):56-57.
10
彭栓红.
民俗文化圈与元杂剧中民俗趋同现象[J]
.北方论丛,2014(3):25-28.
同被引文献
18
1
蒋明智.
论岭南冼夫人信仰衍变[J]
.世界宗教研究,2009(3):87-95.
被引量:10
2
李春林.
扩大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覆盖面[J]
.社会,1986,6(5):50-50.
被引量:1
3
于惠玲.
大文化观浅探[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3):20-24.
被引量:4
4
闵文义.
苯教及其自然崇拜在甘南白龙江流域的遗存[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26-32.
被引量:14
5
折晓叶.
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J]
.中国社会科学,1996(3):66-78.
被引量:112
6
于国安,刘福平,原所佳.
“场”概念的建立和发展[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1):94-96.
被引量:2
7
张旭敏.
论城市文化中的几个问题[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25-28.
被引量:8
8
朱爱东.
宗族、同姓集团舞台上的女祖先与女神——冯姓与冼夫人信仰关系之考察[J]
.学术研究,2008(9):107-113.
被引量:3
9
王莉.
基于文化圈理论的语言圈层问题初探[J]
.新疆社会科学,2008(6):103-106.
被引量:10
10
谢国先.
民间信仰与官方意识[J]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62-6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蔡红燕.
小城市中的大文化——小议保山市文化建设之“场”资源与“圈”效应[J]
.保山学院学报,2011,30(6):31-37.
2
孟凡行.
村落边界和“村落边缘”——陕西关中平原G村空间结构考察[J]
.社会科学家,2017,32(5):147-153.
被引量:6
3
王欣.
祖先崇拜与民众信仰的循环建构——以冼夫人信仰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2018,37(9):6-8.
被引量:2
4
姜聪聪.
民俗文化与乡村秩序构建——以山西洪洞民间信仰为例[J]
.西部学刊,2023(22):36-39.
5
曹德祺,于宛冬,胡骁.
“尚鼓”族群的身体语言表达与文化流变研究_以贵州过山瑶舞蹈“舂杵舞”为例[J]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4,21(2):142-14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孟凡行.
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以陕西凤翔泥塑村为例[J]
.民族艺术,2018(2):82-90.
被引量:15
2
胡群联.
行政村合并之后村落共同体的可重塑性[J]
.区域治理,2019,0(37):35-37.
3
孟凡行.
无法预料的人生与有迹可循的学术事业——艺术人类学研习之行与思[J]
.民族艺术,2020(2):5-18.
4
孙传明,李浩.
“二元时间”视域下乡村文化的割裂与重构[J]
.文化艺术研究,2020,13(2):20-26.
被引量:3
5
陈业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村落的秩序重构[J]
.山东社会科学,2022(3):126-134.
被引量:3
6
兰伟,陈兴.
地方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的空间表征[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38(4):82-87.
被引量:6
7
陈业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村落的秩序重构[J]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7):84-92.
8
张继焦,郝双玉.
三论边疆地区的中心化与边缘化——与“新清史”的对话[J]
.广西民族研究,2023(2):1-8.
被引量:2
1
朱卫.
宗教人类学个案性研究的力作——评《土族民间信仰解读——地方性信仰与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0(4):202-204.
2
孙振玉.
台湾民族学的祭祀圈与信仰圈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5):32-36.
被引量:10
3
冼春梅,刘付靖.
粤西的年例祭祀圈与冼夫人的历史记忆[J]
.岭南文史,2011(1):41-47.
被引量:11
4
马向阳.
人类学视野下的武山县水帘洞庙会考察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76-79.
5
钟晋兰.
三奶夫人信仰与地方社会——以广东河源与惠州的田野考察为重点分析[J]
.客家研究辑刊,2015,0(2):56-72.
6
王希隆,李华龙.
少数民族地区汉族民间信仰圈建构的实证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苏集镇为个案[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20.
被引量:1
7
黄衍云.
壮族韦大将军信仰研究[J]
.民族论坛,2015(3X):60-63.
被引量:2
8
杜靖.
超越村庄:汉人区域社会研究述评[J]
.民族研究,2012(1):92-102.
被引量:7
9
郑镛.
从开漳圣王信仰看闽南文化的传播[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3):1-7.
被引量:5
10
何绵山.
丰富多彩的台湾关帝庙文化[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43-51.
被引量:2
黑龙江史志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