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常见杂质离子对不锈钢钝化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在不锈钢钝化处理液中分别添加Cl^-、Fe^(3+)等常见化学杂质,对18-8不锈钢进行钝化处理,应用电化学方法测量点腐蚀临界电位等腐蚀参数,考察钝化液中化学杂质对不锈钢表面耐蚀处理效果的影响。
作者
杜荣归
林昌健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化学系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9-11,共3页
Materials Protectio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不锈钢
钝化
耐腐蚀性
杂质离子
表面处理
分类号
TG17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林昌健,田昭武.
金属腐蚀与防护机理研究中的现代电化学新方法[J]
.中国科学基金,1993,7(2):106-110.
被引量:3
2
林昌健,田昭武,穆纪千,胡融刚,谭建光.
不锈钢表面耐蚀处理新方法──荣获厦门市1994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J]
.厦门科技,1996(2):12-12.
被引量:1
3
林昌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2年,12期,3页
4
冈毅民,中国不锈钢腐蚀手册,1992年
5
林昌健,物理化学学报,1987年,3卷,5期,479页
6
林昌健,中国发明专利,871057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林昌健.
金属表面微区CI^-浓度分布的现场测量[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2,4(1):35-4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
1
林昌健,卓向东,田昭武,冯祖德,杜荣归,程璇,谭建光,胡艳玲.
空间分辨电化学研究新方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0(2):448-458.
被引量:6
2
朱漫福,马丽然,雒建斌.
螺旋桨表界面特性研究进展与科学挑战[J]
.中国科学基金,2021,35(2):213-2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国镔.
铜电解中钛种板槽产生始极片“花板”现象的探讨[J]
.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9,10(5):14-16.
被引量:3
2
I.J佩里,D.W霍内,R.B莱斯,郭乐民.
澳大利亚汤士威尔铜精炼厂采用ISA电解精炼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1994,15(3):57-64.
被引量:3
3
徐敏之,蔡添祥.
钛种板(阴极)在铜电解精炼中的应用[J]
.江苏冶金,1995,23(3):58-59.
被引量:3
4
施维一.
ISA法铜电解述评[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5(6):8-12.
被引量:3
5
史有高.
电解精炼的进展[J]
.有色冶炼,1995,24(4):1-6.
被引量:8
6
侯慧芬.
铜电解精炼过程中阴极沉积物的结构及表面缺陷[J]
.上海有色金属,1996,17(1):12-16.
被引量:8
7
范绍雄.
铜电解生产中的钛种板设计与使用[J]
.有色冶炼,1997,26(1):30-32.
被引量:2
8
赵应富,陈镇阜.
钛母板包边方法试验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22(1):50-53.
被引量:7
9
诸震鸣.
谈谈不锈钢硝酸钝化法[J]
.电镀与精饰,1997,19(4):37-37.
被引量:5
10
诸震鸣.
不锈钢化学法厚膜处理工艺[J]
.电镀与涂饰,1998,17(2):59-6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刘振波.
基于PLC的镍电解始极片加工机组全自动控制系统[J]
.金川科技,2010(3):25-39.
1
酸洗液很容易老化,如何延长使用寿命?[J]
.表面工程资讯,2009,9(3):46-46.
2
王洺浩,王志登,陆永亮,王紫玉,王熙禹,李宁.
钝化液中的杂质离子对镀锡板钝化膜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涂饰,2016,35(4):179-183.
被引量:2
3
马佰才,夏兰廷,杨娜.
热处理对AZ91D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1,46(3):13-15.
被引量:1
4
姚晨岚,李金花,周保学.
杂质离子对三价铬蓝白钝化液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环保,2009,29(4):38-41.
被引量:2
5
张晓明,徐金来,胡耀红,袁国伟,邓正平,赵国鹏.
三价铬钝化工艺及其维护[J]
.电镀与涂饰,2008,27(11):32-33.
被引量:8
6
贾法龙,郭稚弧.
不锈钢电解着色的颜色控制研究[J]
.表面技术,2001,30(3):41-44.
被引量:6
7
Ц.,ЮН,胡方.
内部界面化学杂面的特征及其在材料断裂时的作用[J]
.钨钼材料,1996(2):30-31.
8
张九洲,许生来.
低碳钢在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碱脆的临界电位[J]
.化工腐蚀与防护,1992,20(2):2-7.
被引量:1
9
刘贤明,王彤,郑健斌.
光整热镀锌钢板磷化技术[J]
.材料保护,2002,35(6):36-37.
被引量:9
10
方智,吴荫顺,孙冬柏,李久青,江光,崔在明.
304L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临界电位[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7(4):332-335.
被引量:1
材料保护
199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