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奇宝镜的背后--“风月宝鉴”的宗教思想文化蕴含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红楼梦》中,"风月宝鉴"的出现,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我国特定宗教思想文化土壤中的产物,又是宗教思想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其背后隐藏着的是我国蕴含深厚、历史悠久的思想文化实体。因此,我们了解了"风月宝鉴"的宗教思想文化蕴含,就可进一步看清作者的创作深意,看清当时思想的发展变化,更可看清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积淀!
作者
刘艺
许孟青
机构地区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45,共6页
Religious Studies
关键词
《红楼梦》
风月宝鉴
宗教思想文化蕴含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5
1
戚蓼生序《石头记》,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第141-142页.
2
戚蓼生序《石头记》,第一册.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第5页.
3
[美]浦安迪.《红楼梦批语偏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92,233,274,565,542页.
4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234页.
5
《笔记小说大观丛刊》,第一编第三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4,第1410页.
6
《笔记小说大观丛刊》,第九编,第五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4,第2992页.
7
《笔记小说大观丛刊》,第三十二编,第九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4,第5524页.
8
[日]丹波康赖辑.《医心方》(浅仓屋藏版影印).
9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372页.
10
《笔记小说大观丛刊》,第三十二编,第一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4,第3页.
共引文献
2
1
罗检秋.
清末仁学的开展与困境--从学术上看戊戌思想家的悲剧根源[J]
.清史研究,2008(3):82-92.
2
张国钧.
伦理豁免中的智慧——基于中华伦理法对伦理和法律关系两难的解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1):147-15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8
1
曹立波.
“文史互证”何以可能——以百年红学为例的考察[J]
.文学评论,2021(2):34-41.
被引量:9
2
王煜.
胡宏、张栻与魏了翁对佛教的批判[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1):65-70.
被引量:3
3
刘相雨.
谈《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J]
.红楼梦学刊,1995(4):144-149.
被引量:8
4
俞晓红.
红楼说镜[J]
.红楼梦学刊,2004(3):84-99.
被引量:15
5
宋玉波,朱丹琼.
佛教哲学与中国儒学的内在关系问题[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23-28.
被引量:3
6
于硕.
浅议“粉骷髅”[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3):75-78.
被引量:3
7
金荣华.
佛经《毘奈耶杂事》中之智童巧女故事及其流传[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3):59-64.
被引量:1
8
罗陈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故事类型探源[J]
.红楼梦学刊,2007(5):191-206.
被引量:4
9
(德)莫芝宜佳(MonikaMotsch)著,马树德.《管锥编》与杜甫新解[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
上海佛学书局.实用佛学辞典[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引证文献
3
1
于硕.
浅议“粉骷髅”[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3):75-78.
被引量:3
2
王梦,王会.
从《红楼梦》中“风月宝鉴”看“白骨观”的影响与作用[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2):77-79.
3
侯钧才.
从戒淫到反讽:《红楼梦》“毒设相思局”故事源流考释[J]
.红楼梦学刊,2024(2):114-13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程丽琴.
骷髅图形在服饰中的应用[J]
.芒种,2013(6):255-256.
2
武洹宇.
辛亥祭奠的死亡表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骷髅符号释读[J]
.近代史研究,2017(2):52-68.
被引量:6
3
王梦,王会.
从《红楼梦》中“风月宝鉴”看“白骨观”的影响与作用[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2):77-79.
1
苏建新.
风月宝鉴下佳人才子书的两面性[J]
.明清小说研究,2008(4):6-16.
2
庞莉芹.
佛、道的对立与统一——简析《红楼梦》的宗教文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2):20-21.
被引量:2
3
王志清.
从斜阳意象看王维的悲剧情结[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2):83-86.
被引量:1
4
陕西省“鲁迅与现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宝鸡举行[J]
.鲁迅研究月刊,1993(10):30-30.
5
吴炫.
现代人≠精神贵族[J]
.当代作家评论,1988(4):52-53.
被引量:1
6
谢美英,谢长青.
《白鹿原》的原型意象——对白鹿象征意义的初探[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2):51-53.
被引量:4
7
刘成友.
略论《白鹿原》、《百年孤独》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视野[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4):39-43.
被引量:10
8
陈麟书.
关于宗教的界定[J]
.宗教学研究,2013(1):249-250.
9
王婷婷.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鬼神观[J]
.红楼梦学刊,2005(4):169-188.
被引量:1
10
张新国.
论国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及其意义[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4):39-42.
宗教学研究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