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张仲景的“保胃气存津液”在汤剂煎服法中的体现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浅谈张仲景的“保胃气存津液”在汤剂煎服法中的体现王湃1武永利1袁素荣2祖国医学治病的根本是辨证施治,而与之相适应的用药方法,对治疗效果也起着很大作用。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对用药方法有着独特见解,在《伤寒论》中共载方113首,每方均附有注解,即对药量、配伍...
作者
王湃
武永利
袁素荣
机构地区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银川市中山公园医务室
出处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85-86,共2页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College
关键词
张仲景
保胃气存津液
汤剂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1
1
(清)柯琴,编.伤寒来苏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同被引文献
38
1
孙维峰,梁静.
《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初探[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3):3-5.
被引量:4
2
刘启泉,肖彦玲.
论《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7-9.
被引量:7
3
王惠君.
《伤寒论》汤剂的煎服法与药效的发挥[J]
.江西中医药,2005,36(2):19-20.
被引量:4
4
王明蓉.
调和胃气法治疗失眠临床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4):228-229.
被引量:7
5
路军章,杨明会.
胃气理论探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原则[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4):201-203.
被引量:23
6
马居里,严惠芳,马永强.
“胃气”内涵的现代诠释[J]
.陕西中医,2005,26(9):939-941.
被引量:10
7
严惠芳,张卫娜,马居里,马永强.
胃气解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1):13-15.
被引量:2
8
刘忠义,衣明明.
慢性疾病用药琐谈[J]
.吉林中医药,2006,26(9):5-6.
被引量:2
9
薛雨芳,李振波.
胃气的实质及其临床意义[J]
.湖北中医杂志,1996,18(6):4-6.
被引量:6
10
黄元御.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90,951,800.
引证文献
5
1
冯兴志,杨涛,何新慧.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流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0,30(5):452-454.
被引量:16
2
潘金波.
《伤寒杂病论》汤剂煎服法探究[J]
.中医杂志,2011,52(12):1013-1015.
被引量:13
3
冯兴志,马淑红,吴越,杨涛,李浩.
“保胃气”思想在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2,32(8):788-790.
4
陈文林.
胃气的不同概念及相应内涵[J]
.江西中医药,2013,44(10):10-12.
被引量:3
5
刘越美,陈新宇(指导),刘佑晖.
陈新宇教授基于存津液思想辨证论治外感热病[J]
.光明中医,2022,37(17):3098-310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陈嫣儒,陈昱橦.
脾病和胃病当分别论治[J]
.名医,2020(16):108-109.
2
徐海燕.
中医中药疗效因素探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92-93.
被引量:1
3
董冉冉.
《伤寒论》脾胃学说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2,32(3):220-221.
被引量:8
4
熊杰.
红外保健品真的很神奇有效吗[J]
.监督与选择,2000(6):30-30.
5
冯兴志,马淑红,吴越,杨涛,李浩.
再论李杲重视胃气思想[J]
.吉林中医药,2012,32(9):865-866.
被引量:2
6
冯兴志.
黄元御对《伤寒论》重视胃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13-14.
被引量:6
7
江丹,林明欣,李红,朱章志.
立足《内经》与《伤寒论》,再探扶正祛邪治则[J]
.世界中医药,2013,8(3):267-268.
被引量:28
8
陆芳芳,郝传铮.
从脾胃辨治肺癌临证体会[J]
.吉林中医药,2013,33(8):768-770.
被引量:5
9
赵静.
乌梅丸加减治疗肠道蛔虫体会[J]
.河南中医,2013,33(11):1853-1854.
被引量:4
10
杨栋,张培彤.
《伤寒论》“结胸证”辨析[J]
.吉林中医药,2014,34(4):327-330.
被引量:10
1
高青云,崔宝荣.
《伤寒论》保胃气存津液之妙用[J]
.黑龙江中医药,1992,21(4):9-10.
2
苏春晖.
《伤寒论》汤剂煎服法浅析[J]
.甘肃中医,1996,9(6):1-2.
3
潘金波.
《伤寒杂病论》汤剂煎服法探究[J]
.中医杂志,2011,52(12):1013-1015.
被引量:13
4
岳北阳.
对芒硝入汤剂煎服法的认识[J]
.吉林中医药,2004,24(11):59-59.
被引量:3
5
孙鸿昌.
仲景学说与“用兵之道”[J]
.吉林中医药,2011,31(1):6-7.
被引量:3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