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乳腺癌P53、C-erbB-2蛋白表达的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erbB—2蛋白表达,平均随访期67.84月(16-100)。结果:①P53阳性率为41.38%,其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核分裂、病理分级、有复发脏器转移、PCNA表达呈正相关趋势(P<0.01),和生存期、ER、PR表达呈负相关趋势(P<0.001),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②C—erbB—2阳性率49.43%,其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核分裂、病理分级、复发脏器转移、PCNA表达呈正相关趋势(P<0.05),与生存期、ER、PR表达呈负相关趋势(P<0.01),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坏死无统计学差异。③P53、C—erbB—2共同表达27.59%,当共同表达时,除和仅P53表达组相比,在生存期<5年中有交界性统计学意义(P=0.0576),在ER、PCNA表达中,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和两种蛋白均阴性组及单独一种阳性组相比,在淋巴结转移、核分裂、病理分级、生存期、复发脏器转移、PCNA、ER、PR表达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01)。在组织类型中,共同表达组浸润性导管癌显著高于仅P53表达组(P<0.05)。结论:①P53和C—erbB—2蛋白表达均和我国女性乳腺癌的较多预后不良因素有关;②P53和C—erbB—2的联合表达在乳腺癌的预后上有“相加作用”。
出处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19-622,共4页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uzhou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