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之间具有影响与接受关系。中国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是西方文艺思潮、中国现代文化语境和古典诗学传统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典诗学中同类观念的话语特征。
作者
黄晖
徐百成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8-190,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CGWX17YBG)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69)
关键词
唯美主义
中国语境
现代诗学
为艺术而艺术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戈蒂耶.《(莫班小姐)序言》.载《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4页.
2
沈泽民.《王尔德评传》[J].小说日报,1921.
共引文献
4
1
王元骧.
何谓“审美”?——兼论对康德美学思想的理解和评价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6(2):248-257.
被引量:11
2
王元骧.
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
.文艺研究,2006(8):4-12.
被引量:31
3
贺昌盛.
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重审现代中国的“唯美/颓废”文学思潮[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56-63.
被引量:5
4
李雷.
“海派唯美主义”——唯美主义的感官化与庸俗化[J]
.东岳论丛,2012,33(1):127-132.
同被引文献
17
1
刘珏.
在肯定与否定的背后——关于中国现代戏剧所受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影响的探讨[J]
.文学评论,1992(4):30-39.
被引量:2
2
黄兴涛.
“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三[J]
.文史知识,2000(1):75-84.
被引量:58
3
徐群晖.
重评田汉的前期作品[J]
.文学评论,2005(3):132-135.
被引量:1
4
[美]爱默生.爱默生演讲录[M].孙学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1,41-47,236-260.
5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
[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
沈从文.抽象的抒情[A].总结(传记部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
沈从文.到世界上自序[N].晨报副刊,1927-10-27.
9
沈从文.一个人的自白[A].抽象与抒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
[韩]李孝石.驽马十年[A].李孝石全集(第7卷)[M].创美社,1983.
引证文献
3
1
赖勤芳.
作为中国美学术语的“形式”[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35-44.
被引量:2
2
曾思齐.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J]
.理论月刊,2012(11):62-66.
3
吴沛钰.
水月镜像:中国现代唯美主义的意义与局限——以田汉早期剧作为例[J]
.艺苑,2024(3):47-5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马草.
中国当代形式美学的发展历程与境遇研究[J]
.美育学刊,2021,12(3):77-85.
2
张俊峰,高玉.
论文学形式的“二重性”及形式研究作为一种方法[J]
.中国文学研究,2023(2):8-14.
1
高照成.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中国唯美主义思潮[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93-96.
2
黄晖.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中国唯美主义思潮[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4):21-24.
3
赵鹏.
前“左联”时期“革命文学”作家的唯美主义选择[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6):219-220.
4
王雪瑞.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J]
.青年与社会,2015,0(8):259-260.
5
梁小珊.
论唯美主义思潮的颓废特征[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2):19-21.
被引量:1
6
刘纪新.
从“沉醉”走向“超越”——中国现代诗歌中身体的演变[J]
.北方论丛,2011(3):33-37.
7
伍世昭.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五四”表现论[J]
.文学评论,2002(1):143-149.
被引量:2
8
吴洁.
王尔德与《莎乐美》[J]
.作家,2008,0(20):53-54.
9
段晓玲.
陈洪绶词作的心理特征[J]
.时代文学,2009(2):120-121.
10
杜阳.
新感觉派小说的新因素[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6(5):17-19.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