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2-115,共4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2
-
1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安徽教育,1958(10).
-
2吴黎平.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M]人民出版社,1979.
同被引文献13
-
1尚庆飞.西方学者视域中的“毛主义”:文本阅读与模式转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6):58-67. 被引量:11
-
2张政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毛泽东文艺主体性理论的现代性思考[J].学术交流,2007(6):5-10. 被引量:4
-
3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C].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66.
-
4韩毓海.“漫长的革命”——毛泽东与文化领导权问题(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2):10-20. 被引量:11
-
5刘江.“下里巴人”辨——毛泽东大众文学观浅探[J].嘉应学院学报,2008,26(5):66-70. 被引量:4
-
6李松.契合与歧异:毛泽东的鲁迅论——兼论毛泽东的革命现代性思想[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12-17. 被引量:3
-
7陈波,赵宬斐.毛泽东建党思想中的现代性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123-127. 被引量:2
-
8刘江.又一个30年:文学的膜拜时代——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阅读和写作现象考察[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77-79. 被引量:3
-
9卜凌云.谈毛泽东诗词的现代性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3):50-54. 被引量:2
-
10冯虞章.毛泽东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5):5-13. 被引量:9
-
1廖清胜.现代性价值:从“实体之自由”到“关系之和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6):56-58.
-
2陈承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20(3):5-7.
-
3奚洁人.“文化”、“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J].江西社会科学,1996,16(6):26-30. 被引量:2
-
4吴根友.试论明清之际“求真”与“崇公”价值理想对近世中国的影响[J].江汉论坛,1994(6):12-16. 被引量:1
-
5夏杏珍.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新中国文艺建设[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12):13-15.
-
6龙平平.论邓小平与近代中国的第三次变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4):23-27. 被引量:1
-
7鲁子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探讨[J].红旗文稿,1997(16):6-8.
-
8黄琳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5):92-95. 被引量:2
-
9孙进.试论毛泽东的美学风格与他的社会、政治实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5):104-105.
-
10禹规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进化论的接受运用与超越——以五四前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心的考察[J].科学社会主义,2013(2):128-13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