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北方造山带造山后花岗岩的同位素特点与地壳生长意义 被引量:8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造山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造山后伸展作用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目前的研究表明,横亘于我国北方新疆、内蒙至东北的中国北方造山带,具有与其它造山带明显不同的特点,特别是造山后花岗岩极为发育.然而,对北方造山带中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地壳增生的关系问题一直缺乏明确的认识.近几年来所进行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工作揭示出,本区的造山后花岗岩具有十分独特的特点,反映出其与构造发展和地壳增生的特有关系.本文将根据作者所得的最新资料,结合前人的工作,阐述该花岗岩形成的地壳增生意义.1 研究方法本文所引用的资料主要来自近几年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实验室所测定的结果,Ph和部分Sr,Nd同位素见文献[2~6]Sr,Nd同位素测定程序参见文献[7].其中^(87)Sr/^(86)Sr比值采用^(86)Sr/^(88)Sr=0.1194进行标准化,最近一次对标准样NBS-987的7次测定结果是^(87)Sr/^(86)Sr=0.710259±6.^(143)Nd/^(144)Nd比值采用^(146)Nd/^(144)Nd=0.7219进行标准化,并按^(143)Nd/^(144)Nd=0.511964进行校正,对标准样Ames的6次测定结果是^(143)Nd/^(144)Nd=0.511958±7.文中涉及的有关符号及其定义如下: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0期2188-2192,共5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金成伟,张秀棋.新疆西准噶尔花岗岩类的时代及其成因[J].地质科学,1993,28(1):28-36. 被引量:87
  • 2Han B F,Chem Geol,1997年,138卷,135页
  • 3赵振华,地球化学,1996年,25卷,205页
  • 4周泰禧,地质科学,1996年,31卷,71页
  • 5Pin C,Chem Geol,1995年,215卷,249页
  • 6张理刚,东亚岩石圈块体地质,1995年
  • 7王式光,地质科学,1994年,29卷,4期,373页
  • 8洪大卫,地质学报,1994年,68卷,215页

共引文献86

同被引文献1517

引证文献80

二级引证文献18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