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江西银山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的重新厘定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南北不对称的矿化与蚀变分带,并以矿区南部的分带性较完整。研究表明,其矿区南部矿化分带的形成,是在成矿热液的缓慢演化过程中各种成矿元素依次沉淀的结果,其中石英或菱铁矿的梳状构造发育,线型蚀变较强,所形成的矿物自形程度高,杂质组分含量低;矿区北部九区含铜Zn-Pb矿化带成矿体系中有大量蒸汽加热酸性地下水的混入,这种酸性地下热水在矿床上部产生了大量高岭石化和重晶石化等酸性蚀变,并且在下渗过程中与上升含矿热液混合,使含矿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急剧变化,各种矿物同时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而快速沉淀,从而阻碍了矿区北部矿化分带的进一步发育,并导致了矿物环带构造的大量出现甚至胶状矿物的形成。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9-317,共9页 Mineral Deposit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沈渭洲,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1年,3卷,2期,186页
  • 2陈克荣,地质与勘探,1988年,1期,9页
  • 3叶庆同,赣东北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机理,1987年
  • 4李传明,地质与勘探,1986年,6期,3页
  • 5王德滋,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地质增刊4期,1页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