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如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与活力,保护民族文化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使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得以完整和延续,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民族民间文化的基本特性,针对我国面临的形势,对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应完善的法律机制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
程嘉宏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市博物馆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17期209-209,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民族民间文化
法律保护
传承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G127.74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李青,朱尽晖.
论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28-3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费孝通.
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问题[J]
.文艺研究,2000(4):102-10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5
1
罗国云,黄显荣.
发展湘西生态经济初探[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S2):74-77.
被引量:4
2
赵晓东.
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几点反思[J]
.内蒙古艺术,2004(1):80-81.
被引量:5
3
宋斌.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浅论[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82-85.
被引量:3
4
刘韬.
新疆体育旅游对民族文化生态影响因素探析[J]
.体育科学研究,2006,10(2):54-56.
被引量:5
5
张曙.
对西部竞技体育滞后因素的再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9):49-51.
被引量:6
6
贾晓琴.
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4):22-24.
7
冯付勇.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保护文化生态环境[J]
.新西部(理论版),2009(7):100-100.
被引量:1
8
李技文,龙运荣.
近20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综述[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2):126-130.
被引量:6
9
龙运荣,李技文.
近二十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综述[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6.
10
田亚莲,杨晓明.
黑井旅游开发中的“意”与“形”[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5):46-47.
同被引文献
7
1
方海枸.
潍坊民间艺术[J]
.潍坊学院学报,2007,7(1):158-159.
被引量:4
2
王培竹.潍坊历史文化名人[M].济南:齐鲁书社,1996.
3
姜建春.
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4):122-126.
被引量:2
4
李文秀,李美云,黄斌.
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24(4):73-78.
被引量:18
5
潘小龙.
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之路[J]
.广西经济,2013,32(1):37-37.
被引量:1
6
王星渊.
媒介融合背景下落后地区的文化艺术产业困境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媒介融合及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为例[J]
.开发研究,2013(5):62-65.
被引量:7
7
袁丹,雷宏振.
我国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路径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3(12):190-19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马嘉悦.
浅析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与保护[J]
.艺术科技,2014,27(3):142-142.
2
张文同,夏欣,张蕾.
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发展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地区为例[J]
.商业经济,2015(11):98-9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路琳.
潍坊民间手工艺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18(12):75-76.
被引量:1
2
王孟.
新媒体对江西民间舞蹈传播的影响[J]
.戏剧之家,2016(18):171-171.
3
陈宇生.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以道真自治县的傩戏为例[J]
.艺术科技,2021,34(13):101-102.
1
陈阳,阎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
.青春岁月,2012,0(20):226-226.
2
赵晓东.
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几点反思[J]
.内蒙古艺术,2004(1):80-81.
被引量:5
3
刘星.
从合众为一到多元共存——美国民族文化结构由一体向多元的转向[J]
.经营管理者,2011(16):318-319.
被引量:2
4
徐珊珊.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河南省的启示[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25-29.
被引量:4
5
连洁,路日亮.
碰撞与反思——当代中国文化道路的探求[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16(S1):69-71.
被引量:1
6
彭学,彭欢.
中国元素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5,0(101):18-19.
7
赵子琴.
文化全球化——中国的接纳与抗拒[J]
.现代交际,2016(18):51-52.
被引量:1
8
唐瑞.
解读花腰彝服饰的文化内涵[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9(7):100-102.
9
梅术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综述[J]
.法商研究,2007,24(4):156-160.
被引量:32
10
刘俊峰,康凤云,张艳国.
科学判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J]
.学习月刊,2008(21):17-19.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