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私语义考据及法律诠释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私概念为舶来品,传统观点将隐私误解为阴私,不利于隐私权的保护。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小国寡民式的农业社会结构和田园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进而人们的隐私意识也不断强化。然而,对于隐私的理解,人们存在分歧和偏差。"隐私"话语的背后到底蕴藏着现代人怎样的焦虑和诉求?隐私权的调整对象、规范模式、保护范围如何界定?对这些问题正本清源,是法学理论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
马特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133,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隐私
私生活
合法性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10
1
[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页.
2
吕光.《大众传媒与法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3页.
3
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4
James Fitzjames Stephen,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p160.
5
李磊,黄建陵.
道德自由的人本主义释义[J]
.求索,2007(8):135-137.
被引量:2
6
陈迎明.
道德自由内涵新论[J]
.求索,2007(8):138-139.
被引量:1
7
[美]阿丽塔·L·艾伦:《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冯建妹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8
Michael. Henry, International Privacy, Publicity and Personality Laws, Butterworths press, p 157, p 169.
9
[美]爱伦·艾德曼,卡洛琳·肯尼迪著,吴懿婷译.《隐私的权利》,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10
[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苏力译.《正义/司法的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241页.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
2
黑格尔 范扬 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73页.
3
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4
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佟德志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161-170、143-158页.
5
柏林,胡传胜译:《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246页.
6
约翰·密尔,许宝骥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5-88、89-111、89-111页
7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共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8
弗洛姆,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页.
共引文献
76
1
蒋俊峰.
性贿赂问题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5-7.
被引量:3
2
黄玉烨.
人类基因提供者利益分享的法律思考[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6):98-103.
被引量:35
3
杨立新,杨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释评[J]
.法学家,2001(5):50-59.
被引量:34
4
张文君.
生物特征权及其立法[J]
.社会科学,2004(11):57-62.
被引量:1
5
田玮.
基因技术的法律性问题[J]
.当代法学,2002,16(12):92-95.
被引量:2
6
隋彭生.
论肖像权的客体[J]
.中国法学,2005(1):48-53.
被引量:31
7
田园,曹险峰.
夫妻忠实义务的法理学思考[J]
.当代法学,2002,16(6):52-55.
被引量:12
8
刘大洪.
基因技术与隐私权的保护[J]
.中国法学,2002(6):74-81.
被引量:33
9
赵英华.
审理消费者知情权纠纷的几个问题[J]
.人民司法,2002(10):55-57.
被引量:6
10
林燕玲.
基因隐私权及其民法保护[J]
.甘肃社会科学,2005(3):64-6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5
1
顾孟武.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新解[J]
.农业考古,1988(1):46-50.
被引量:3
2
杨自元.
一字之见——建议“阴私”与“隐私”统一起来[J]
.法学,1982(6):23-23.
被引量:2
3
金信年.
从一字之见想到刑、民之别[J]
.法学,1982(8):13-13.
被引量:1
4
刘宪阁.
小报与阮玲玉之死[J]
.国家人文历史,2012(15):78-79.
被引量:2
5
杜博妮,刘畅.
英语世界隐私概念综述[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2-42.
被引量:3
6
苏力.
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J]
.法学研究,2005,27(1):53-69.
被引量:92
7
齐爱民.
美国信息隐私立法透析[J]
.时代法学,2005,3(2):109-115.
被引量:29
8
彭礼堂,饶传平.
网络隐私权的属性:从传统人格权到资讯自决权[J]
.法学评论,2006,24(1):57-62.
被引量:64
9
杨立新,林旭霞.
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4-80.
被引量:84
10
蓝蓝.
人格与财产二元权利体系面临的困境与突破——以“人格商品化”为视角展开[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3):48-55.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9
1
陈玉梅.
隐私权的内涵略论[J]
.求索,2008(11):138-140.
被引量:5
2
姚朝兵.
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的制度构建——欧盟及美国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3):20-24.
被引量:27
3
蓝蓝.
个人信息权独立性再探讨——以《民法总则》的颁布为背景[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20-27.
被引量:4
4
付红安,齐辉.
晚清民国时期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调适——从新闻法制的视角考察[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21(2):77-84.
被引量:2
5
粟丹.
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的隐私信息立法保护[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63-73.
被引量:33
6
范晋源.
《民法典》编纂与“隐私”概念的重思[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0(2):85-91.
被引量:2
7
王金柱,张旭.
关于“隐私”本质的活动论探析[J]
.哲学分析,2021,12(6):113-124.
被引量:7
8
王金柱,张旭.
隐私概念化的互补方案[J]
.系统科学学报,2023,31(1):34-37.
被引量:2
9
刘思雨.
夫妻间公开婚外情的隐私侵权法律问题研究[J]
.争议解决,2021,7(4):187-195.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李艳华.
欧洲健康数据的隐私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欧洲人权公约》第8条相关判例为视角[J]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2021(2):181-211.
被引量:1
2
睢苏婕.
个人健康医疗信息保护视阈下的数据可携权构建[J]
.私法研究,2021(1):201-213.
3
朱静洁,吴大华.
公共卫生智慧应急管理中个人数据收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22(9):89-95.
被引量:2
4
陈玉梅.
论隐私范围之确定——以公、私法的划分为视角[J]
.湖北社会科学,2010(7):138-140.
被引量:1
5
王黎黎.
英国三大法律下的隐私权保护立法及其评价[J]
.求索,2012(3):143-145.
被引量:3
6
王晓宇.
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之我见——以《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为视角[J]
.绿叶,2013(6):97-101.
被引量:1
7
王少辉,印后杰.
云计算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思考[J]
.电子政务,2014(2):1-9.
被引量:9
8
马晓亭,李凌.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隐私保护策略[J]
.现代情报,2014,34(3):60-62.
被引量:25
9
马晓亭.
大数据时代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图书馆读者隐私感知与保护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4):57-60.
被引量:31
10
王林,杨坚争.
网上商业数据保护立法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4,36(7):32-37.
被引量:3
1
李国文.
深圳台企积极迎复苏[J]
.今日中国,2009,58(3):28-30.
2
王瑞起.
不敢应酬[J]
.书摘,2002(3):91-92.
3
王旭.
私募股权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律诠释[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5):98-99.
被引量:4
4
宫小汀,曹柯,杜东安.
商标合理使用的法律诠释——以一起网络宣传中商标合理使用案例为视角[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0):72-77.
被引量:2
5
柯旭.
基于应用的法律诠释——兼论法律诠释与法律解释的区别[J]
.黑河学刊,2011(6):78-79.
6
吴意.
安徽律师:在中部崛起中奋发有为[J]
.中国律师,2005(6):47-50.
7
谢晖.
法律诠释与意识形态[J]
.现代法学,2002,24(1):106-119.
被引量:9
8
姚俊廷.
隐私权的法理学思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42-45.
被引量:2
9
木鸣.
没有文字的“九二共识”[J]
.党政论坛,2011(22):13-13.
10
黄丽沙.
剖析西方与东方的乌托邦主义之源——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老子的“小国寡民”[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53-54.
被引量:1
求索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