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困境、可能与出路 被引量:13

Public Sphere of Education Reform: Puzzlement, Possibility and Way Out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讲坛,一个在这里民众可以就他们有关教育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批判,进而对教育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场所。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基于沟通与批判的教育改革公共领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国家与社会呈现出分离中的一体化、舆论媒体的意识形态化、知识分子的依附化以及社会公众在政策消费下的失语化等。在中国建构一个为教育改革服务的公共领域,只能是"有限建构",所达成的也只能是"类公共领域"。 Public sphere of education reform is a public place between the national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public. It is a platform where people can argue, consult and criticize, thus influencing educationai decision-making. In the current Social life, there is a series of puzzlement in the public sphere of education reform based on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ism,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 and society, ideologiz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mass media, the attachment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silence of the social public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 cie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can only construct in a limited way the public sphere serving the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merely a semi-public sphere.
作者 王海英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6,共4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金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学视野中的学前教育研究>的中期成果 批准文号为:CAA050036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公共领域 类公共领域 有限建构 education reform public sphere semi-public sphere limited construc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南京:学林出版社,2004.32.10.
  • 2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史林,2003(2):77-89. 被引量:181
  • 3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第三部门研究丛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
  • 42005年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与搜狐网进行的“2005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

二级参考文献4

  • 1在美国的中国研究学界,将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理论用来分析清明以来中国社会,比较著名的有Robert K.Schoppa、William Rowe、Mary Rankin和David Strand等,而对此持批评看法的,有Frederic Wakeman、Philip Huang和Philip Kuh等.有关这场争论,参见William T.Rowe,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in Late Imperial China ;Frederic Wakeman, Jr. ,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Western Reflection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Philip C.C.Huang,'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in China?,以上三文均见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April 1993).
  • 2按照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市民社会属于私人领域,是自利性的资产阶级个人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不受国家控制的自主领域,它以市场为中心,通常不扮演政治的功能.而公共领域,在哈贝马斯的经典论述中,意味着在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之间的批判性的舆论空间,是由资产阶级的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在市民社会中,私人利益是一切交换和交往的中心,而在公共领域,公共问题讨论的假设是从各自所理解的公共利益出发的.在欧洲的历史上,这两种现象念虽然有某种历史的联系,但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可互相替代或指称.
  • 3《本社同人之志趣》,《大公报》,1926年9月1日.
  • 4储安平.《我们的志趣和态度》[J].观察,1946.

共引文献180

同被引文献115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4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