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从认识论和教学论的角度,将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定义为特殊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主客关系,进而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作者
李凤芝
朱云
金寅淳
机构地区
安徽阜阳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54-156,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主体意识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苟定邦,林华,聂东风,杭兰平,董林.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19-21.
被引量:26
2
夏立君,陆汉.
对体育课改“盲点”与“误区”的思考[J]
.体育教学,2004,24(5):48-48.
被引量:9
3
黄小平.
实施新课标教改中的误区与对策[J]
.体育教学,2004,24(6):6-7.
被引量:16
4
曹光灿.
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1990,10(9):5-8.
被引量:20
5
夏峰,李建章.
试论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J]
.中国学校体育,2004,23(5):1-1.
被引量:18
6
熊川武.
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4):9-16.
被引量:53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陈华兴.
应当:真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J]
.哲学研究,1993(8):26-31.
被引量:9
2
J.马什,黄书进.
后现代主义对理性批判的悖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0(4):3-8.
被引量:6
3
艾四林.
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
.求是学刊,1995,22(5):4-9.
被引量:47
4
梁昌莲.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69-71.
被引量:40
5
毕红星.
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67-70.
被引量:87
6
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1992,8.
7
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8.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6.
9
(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编,马季方.后现代科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10
D. Kellner.Critical Theory, Marxism and Modernity. .
共引文献
126
1
汪小亚.
主体间性理论下“微超”视频口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
.学园,2019,0(13):35-37.
2
祝海元.
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J]
.大众标准化,2020(10):114-115.
被引量:5
3
陈超超,苏东坡.
新疆高校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研究述评[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3):123-124.
4
李星.
高校冰雪体育课程创新实践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7):143-145.
被引量:1
5
朱文杰,曾旭升.
论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229-230.
6
沈丽.
教育学视界下之拉康主体理论[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5(4):309-311.
被引量:1
7
陈理宣.
主体教育思想研究述评[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5):65-69.
被引量:5
8
李云鹏,王丫丫.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网球课教学现状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372-373.
9
李国君,李斌.
教师主导作用的新视野[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14(3):49-51.
10
刘斌.
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构建体育教学新特点[J]
.中国学校体育,2013,32(S1):36-36.
同被引文献
18
1
李四君,李宏伟,杨兴文.
论体育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3):29-32.
被引量:5
2
徐雪峰.
高中体育教学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研究[J]
.体育世界,2012(5):27-28.
被引量:3
3
黄立军.
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S3):16-17.
被引量:4
4
薜家宝.
析体育教学中主动学习与主体意识[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105-106.
被引量:3
5
尚丽勇.
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途径[J]
.科教文汇,2008(4):100-100.
被引量:2
6
吴忠权.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辨析[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2):12-13.
被引量:12
7
温超,张谊,吴桂新.
论生命教育在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
.职业,2011(11):115-116.
被引量:3
8
赵亮.
“生命”视域下的体育生命化教学构建[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6):94-96.
被引量:1
9
夏建强.
武术隐性知识的培养与传承[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48-49.
被引量:1
10
赵勇.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83-8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黄观伟.
中职学生体育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J]
.职业技术,2012(3):79-79.
2
包立群.
教师的主导作用略论[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9-120.
3
张文华.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5):139-140.
被引量:1
4
孙海滨.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研究[J]
.运动,2017(16):102-103.
被引量:2
5
卫琳.
基于生命教育角度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再思考[J]
.运动精品,2020,39(2):17-18.
被引量:1
6
彭响,刘如.
PAD教学模式应用于武术课堂教学的探讨[J]
.军事体育学报,2017,36(4):32-3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刘如,彭响,任文宁.
对分课堂应用于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堂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19,40(1):61-66.
被引量:9
2
王芳.
优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22):277-278.
3
孟祥波.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武术教学模式研究[J]
.武术研究,2018,3(12):71-72.
被引量:4
4
刘向东.
高中学生体育意识现状与成因研究——以天水市麦积区为例[J]
.青少年体育,2019,0(8):135-136.
被引量:2
5
刘如,彭响.
体育课堂教学“边缘人”现象探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35(4):89-93.
被引量:3
6
刘如,吴本连,周建新.
论体育教学的“对分课堂”模式[J]
.湖北体育科技,2019,38(9):832-835.
被引量:1
7
孙习军.
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
.体育科技,2021,42(1):153-154.
被引量:1
8
李晨阳,陈冬,王银龙,张利祥.
辩证思维视域下高校乒乓球公共体育课教学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5):168-169.
1
杨永政.
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
.科技信息,2012(36):129-130.
2
范文明.
调适与发展:和谐师生关系之科学内涵及特点的全面考察[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2):142-144.
被引量:3
3
陈新辉.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多元关系[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30-31.
被引量:2
4
柏颖.
意境中的辩证法[J]
.文教资料,2008(34):52-54.
5
顾建军.
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J]
.教育科学,2000(1):1-5.
被引量:81
6
焦建利,叶力汉.
教育技术的复杂性与复杂的教育技术学——从复杂性科学角度看教育技术学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1):13-17.
被引量:21
7
舒静.
试论师资培训教学的辩证过程[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9(6):89-90.
8
构建观察合作体提升课堂品质[J]
.广西教育,2011(17):25-25.
9
王立刚.
论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9):116-118.
被引量:1
10
仲玉凤.
教师管理的变革及其实践路径——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
.教育科学论坛,2014(11):5-7.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